魯迅先生在《故鄉》一文中說過: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便成了路。佛,也是如此。佛是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對無法理解和控制能量的一種想象。或者說,凡是人類無法為之的,都歸於佛,佛力無限。為此,人們在追求真善美和剷除邪惡的過程中,就把在某方面對人類有突出貢獻的人,視為榜樣尊敬和效法,久而久之,一種替代人類對美好事物的思維想象,認知定位在某些具體的人身上,這個被共同認知的人就成了佛的化身,讓人們傳頌、敬仰和供奉。
近年來,在我中華大地上,有很多地方能夠瀏覽到佛的容顏。一方面,不少旅遊景點都有佛祖落戶,所有寺院廟堂都成了人們觀光休閑的聖地,有不少人要到寺廟殿堂上,拜一拜心中的菩薩,乞求一種心愿的實現。另一方面,更有不少人,一旦有了什麼難解的心結時,都會擇個日子到佛像前拜一拜,向佛說說自己內心的困惑,讓佛指點一下迷津。還有一些人把佛像請到了家裡,或工作崗位,或活動場所進行供奉,在意念中存在着一種生活的希望願望。其實這些都是人們在生活中遇到迷茫時,而尋求的自我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託。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呢?縱觀古今中外社會發展史,在各個歷史階段,統治階段或者政黨、政府階層,要維護好社會穩定,少不了三個手段:一是法律規章,這是約束人的行為的;二是道德規範,這是約束人的心理和靈魂的;三是宗教信仰,這是約束人的思想和意識的。在我國,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把共產主義信仰推向全社會,提倡人人信仰共產義,人們把信仰共產主義的具體化身定位在馬、恩、列、斯、毛這幾位偉人身上,於是家家戶戶都供奉這幾位偉人的畫像,尤其是毛澤東畫像,到處可見。那時的人們,一旦有了難處和解不開的問題時,都會面對毛主度像說說心裡話,甚至每天餐前必先敬毛主席,當然後來的個人崇拜太過了。那時的信仰是統一的,目標明確的,很具體的,也是大眾化的,不可冒犯和不可敵意的。可以說,人如果沒有心理上的禁忌、思想的畏懼、行為上的受制,是很可怕,並且那樣情形下的社會也是相當麻煩的。
我國改革開放后,社會進步,外來文化影響,各類宗教滲透,民眾的思想活躍,在意識形態領域裡,政治組織信仰和大眾精神信仰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個人崇拜的局面被打破。在共產主義信仰方面,沒有確立具體的信仰化身來認知和定位。所以,億萬民眾的精神世界成了絕對自由的一片天地。因此,隨着國內的經濟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滲透,社會上拜金主義盛行,邪教活動猖獗,致使原來確立的主流信仰迷失。在此形勢下,一部分人脫離了正常的信仰軌道,走上了與政治、法律和道德相對抗的道路。另一部分人鑽進了“孔方兄”的懷抱,成為徹頭徹尾的金錢奴隸。還有一部分人,為了精神和心理世界有個平衡點和歸宿,也在尋求一種適宜自己特點的文化信仰,而佛教文化歷史比較悠久,同中國道教文化結合較為密切,道教着眼的“今生”和佛教着眼的“來世”,具有大眾化的心理和意念的特點,且無政治風險,於是佛教文化自然而然地被眾多的人所接受。因此,近年來,“佛”已在影響着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
說到此,究竟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文化?它是迷信嗎?今天,不妨我也簡要地來說說“佛”。
人類的思維中有了佛之後,就要圍繞這個佛來創造和發展一種理念,於是就產生了佛教文化。佛,在梵文中,是“佛陀”和釋迦牟尼的簡稱,代表大徹大悟的修行者。佛的意思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層意思,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自我覺悟,他覺是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修道正果即成佛。佛教修道的法門分大乘和小乘,修大乘是菩薩道,菩薩道是人天道和解脫道之合,是修成佛的必由之路。
菩薩,是菩提薩的略稱,意為“覺有情、道眾生”,意旨成就眾生,有天上覺悟的慈悲者。按大乘教法修行徹底的才能成就佛果位,但其修行只到“自覺”和“覺他”,缺少覺行圓滿,稱菩薩,僅次於佛,也可說是修行到了第二位。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在大乘法門中只修行解脫道的最高果位是羅漢,羅漢又是小乘聖人,他們自求生死,自求入涅槃的,厭離人天的生死道,不願再度眾生,不能稱菩薩,也不能成佛。羅漢又次於菩薩,也可說是修行到了第三位。
因此,也可以這樣認識:在修道的階梯中依次為:羅漢、菩薩、佛,但又各有千秋。佛是覺而不迷,菩薩是有覺有情,羅漢是斷絕煩惱,不再生死輪迴度眾生。因此,佛的形象比較正統,菩薩的形象比較自由,她在人的印象不固定,可以是羅漢形象,也可以是菩薩形象,甚至是任何的形象。羅漢形象比較古怪,甚至是青面獠牙。
不論佛還是菩薩和羅漢,她們都是人類對正能量意念的理想化身。如:在樂善好施、以德報怨方面,人類尊奉的是觀音;在寬容慈悲方面,人類尊奉的是彌勒佛;在智慧明達方面,人們尊奉是文殊菩薩,等等。人們把佛、菩薩、羅漢一樣看待,他們都是人類精神願望之歸宿。
佛教是西方世界的產物,傳入中國后,漢化后的“佛”在人們意識中更加具體化。漢字佛是“人”和“弗”和組合,從字面看,佛字就是“人和不是”的結合體,意為人與不平的事。也指人與不公平的社會和醜惡罪過。世上本無絕對公平,但人類還是要為盡量的相對公平而奮鬥。人世間本無罪惡,但人類在為公平而做的過程便產生了醜惡和罪過,所以人類又要為消滅罪惡而勞作,這些互為因果,互為轉化,正義稍有懈怠,醜惡和罪過就橫行人間,正義強大了醜惡和罪過就微弱了。什麼時候才能消滅醜惡和罪過,實現完整的真善美和社會自由公平,人類對此的認識和能力還很有限,其中規律還沒有真正掌握多少,所以不少人把目前還不能說明和認識的佛的力量,看作是迷信,這是沒有深層理解佛文化的主要原因,因為佛教文化在維護人類社會穩定中,發揮着其它文化不能發揮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佛是人類對超然認識而頂極想象的一種能量。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悟即佛,佛即悟。也就是說,人只要對人間和自然現象看透了,就是有了悟性了,有了悟性,就能包容萬事萬物了,能包容萬事萬物時,也就無所不能了,無所不能時,也就成佛了。另一方面,人類的共同目標和信仰追求是實現世界和平統一。其實也就是要實現全球人類意志的共同,當全球人類意志達到統一時,整個人類也就和諧了,人類和諧了,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力量就更強大了,這種強大的力量也就是人類所要的“佛”力,這正是佛法無邊的原由。人類成佛的唯一出路就是修行、修道。人類修行得道的最終結果就是剷除邪惡,實現人類和諧相處和達到理想的真善美。
正常的佛教文化是人類和諧的潤滑劑。正確引導和規範佛教文化傳播途徑和方式,有利於社會穩定和人類意識形態領域的健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