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早乘着和煦的暖風離去,花枝招展的時節也早已榮榮然了。先是楊柳枝條的鵝黃淡綠,接着杏花桃花的粉紅艷麗,然後萬木蔥鬱青翠欲滴,這時已然感到十分的春意盎然。獨自一人走在都市的大街上,觀望着兩旁的梧桐的老枝嫩葉隨風搖曳,也是一種愜意,只是空中瀰漫著蒙蒙的微塵灰土,很煞了風景情致;徜徉在黃河大堤上,眺望着河水的混黃,伴着蔥綠垂柳的依依、野花的繽紛、雜草的綠茵,大有身融其景的感覺,不過偶爾的一陣風起,盪起茫茫然的沙塵,把情調的盎然降到肅然了。
突然感到這春意綻放的還不夠飽滿,少了一種錦上添花的點綴。倘若兼之沾衣欲濕的杏花雨,一夕輕雷落的萬絲,才能把春的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
“杏花春雨江南”這一句可謂婦孺皆知,然而春雨杏花的景緻又何止江南呢?什麼地域的春天若少了雨的點綴都不會顯得盡善盡美,像男人穿着正裝西服而不打領帶、女子畫完妝卻忘了抹上口紅,這些遺漏亦為憾事。春在雨的浸潤中,無論是“樓閣朦朧細雨中”的都市還是“雨里雞鳴三兩家”鄉下都能把春意的格調推上極致。春雨的霏微、輕柔、朦朧,在新視覺天地的熔爐中,被煉製成一粒粒美妙意象的金丹熠熠生輝,在幾千年文化窗扉的剪紙上鐫刻着一幅幅唯美的玲瓏剔透的珠簾。
郁達夫的《雨》里說“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位多麼可愛的事情!”,我對這話很有同感,當空中瀰漫著沙塵,籠罩着新綠嫩花的時候,這沙塵不是矇著它們,而是矇著自己的心,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膩歪。而當濛濛細雨在習習微風中滋潤着萬物,就立時幡然不同,“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的情景就展現在眼前了,不單單在視覺上,聽覺上的感觸也豐饒了良多。瀝瀝滴滴雨簾洗滌着灰濛濛的天空,洗卻着不願意承載塵土的枝葉花卉,細雨初霽的時候,你會看到空域的多麼澄凈,葉面、花蕊、屋舍、籬笆都含蘊着晶瑩的珠子,閃耀着如眼睛射出的光輝;那淅淅颯颯雨珠若打在花瓣上、嫩葉上、琉璃瓦上,噼噼啪啪的清脆的聲響多麼富有旋律!
周作人曾寫一篇《苦雨》的文章,但其中的一些意趣倒像是愉雨“卧在烏蓬船里,靜聽打蓬的雨聲,加上唉乃的櫓聲,以及‘靠塘來,靠下去’的聲音,卻是一種夢似的詩境。”與坐在窗前,閑翻着書頁,聽着屋檐滑下雨的滴瀝聲,多麼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