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客謠土樓

客謠土樓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我喜歡時光這個詞,卻不喜歡時光飛逝。可時光仍是飛逝了,去了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在一不小心還沒留意的時候,它就這麼飛走了,很快、快的不經意。。。只好任由它飛逝,我雖追不上時光,卻可拉開它的寬度,我要讓時光沉澱出清淡的顏色。

  --- 題記

  迎着北京馬年的第一抹晨曦,飛向了福建莆田好友的新家,飛向了媽祖的故鄉,也飛向了“謎”一樣的土樓。接下來的幾天,忙碌而充實,感受着好友的好客、體驗着了閩人獨特的年味兒、震撼着海的子民對於媽祖的虔誠。

  在一個雨後初霽的清晨,我們驅車前往南靖土樓。鄉村的清晨,空氣清冽的醉人,氤氳的水氣從張開的毛孔滲入每一寸肌膚,隨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享受一絲清爽,一份愜意。沿瀋海高速經惠安、泉州一路向南,由廈門向西過了漳州,就可以看到指向南靖土樓的路牌了。離開高速不一會兒就到了南靖縣,一個路旁熱心的阿妹操着一口清晰地普通話給我們指示了上山的去路,沿着山路,崎嶇了30公里,迎面一條隧道入口土樓模樣,上書四個大字“南靖土樓”,深邃而神秘,深邃着對於客家人神秘的期待,神秘着山裡人深邃濟遠的淳樸。出隧道豁然開朗,零落的土樓大小不一,依山勢錯落有致,其間雲霧繚繞阡陌幽幽,不禁想起了“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往來種作,並怡然自樂”。山不高,卻俊朗神秘,腦子裡裝滿了傳奇,它手臂一彎,土樓像是被攏在了懷裡,坐擁了一爿心靈的綠蔭。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們攜手同行,配合默契。世外桃源,不過如此罷。

  導遊是阿蓮,精明狡黠卻不失市儈憨厚的客家阿妹,上了我們的車就開始喋喋不休,此處的客家人原是河南洛陽一帶黃姓族人,逃避戰亂至此安家落葉。田螺坑土樓就是她的家,她是導遊,家裡還開着飯館和驛站。

  福建南靖土樓產生於宋朝時代,明、清時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遍布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它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粘土、糯米、紅糖、竹片、水、鵝卵石等建築材料,建成的土樓冬暖夏涼,具有很強的抗颱風、抗地震能力。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的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模式。宛若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史蒂汶斯.安烈先生稱其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轉眼到了觀景平台。置身台上俯瞰山坳中,一簇從沒見過的奇異頓入眼中,五座土樓步雲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文昌樓四圓一方,如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這是人文造藝、自然環境的巧妙天成,絕景嘆為觀止。於我而言,用震撼形容毫不為過,“四菜一湯”,委實形容的的恰如其分,即便是浩浩詞海也莫如這般貼切了。更絕的是阿蓮,手指着旁邊兩座長形的土樓說:“那是筷子,我家的飯館和驛站就在那裡。”也是,沒有筷子,如何拈菜???

  因為是春節,遊客很多,通向土樓的山路堵得個嚴嚴實實,車是下不去了,想零距離接觸土樓,就得走這300多個蜿蜒的石階而下,這對於我那就是難為的挑戰,只好望而卻步了。兒子看出了我的艱難,彎下腰背起了我,伏在寬厚而略顯稚嫩的肩頭,確是心疼,卻無比的踏實。擦肩而過的遊客無不嘖嘖稱讚:“不容易不容易”。。。

  邁進瑞雲樓,第一個印象就是接地氣,三層高的實木建築,環廊一面是一個個的房間,功能不一,一圈下來住着幾十戶人家,晾的晾曬的曬,零零落落,簡直就是《功夫》電影里包租婆的樓。除了正對着的門口的堂屋接待客人供奉先祖之外,其餘的一層都改成了小店鋪,大都經營茶葉、香煙等當地特產。這裡最出名的當屬紅茶和鐵觀音,紅茶的名字最極致,“土樓紅美人”,聽着就夠婉約。好客的美女店家招呼我們坐下,打打尖,品品茶,秀一秀“土樓紅美人”,和着山泉水,細細品來,端起的是一個個神秘的傳說,品的是傳承淵源,觸碰的是古人的脈搏。

  坐在阿蓮家驛站的門前,她家的食客絡繹不絕,我卻自這鬧中取靜,聽溪流潺潺,沐鄉風徐徐,看淳樸民間的鄉民走過,一種親近鄉土、回歸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仔細端詳這個被打破昔日寧靜的山村,幽古而神奇。遠處的農家升起了炊煙,一縷炊煙直上,漫不經心輕輕一劃,劃破了瓦藍的天。炊煙演繹的是生命的音樂,雖飄渺無骨,卻表達一番幸福、溫馨、熱情、喜悅,如沁水般自瓦縫、門縫、煙囪里冒出,在天空中張揚、奔跑、舞蹈着,只有炊煙裊裊着,鄉村才是生動的畫面。

  這是一個可以讓人發獃的地方,那幽長的古道、百年老榕樹、神奇的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們以寧靜超然的感覺。村落中,溪岸旁,榕樹下,一條條古老的卵石小道交叉穿梭,在靜默中浸透着神秘與蒼茫。這些古道雖然有的已是坑窪不平,甚至已漸漸被人們所忽略和忘卻,但光滑的石子依然承載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悲歡離合,對於夢想的渴望。

  一直認為最美的景觀總在思之戀之又總也去不了的遠方,如天高雲淡幽藍碧波,若庭闊別苑翠山黛墨,卻不想就在腳下、就在身旁,既風華了山水、迤邐了文字,又意蘊了心情。

  離開時,已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