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繽紛的世界,不斷創新的科技,日漸洞開的國門,逐漸龐大的媒體,良莠混雜的影射,嬌縱溺愛的變形……校園,不再是隔離於世俗之外的一方凈土;學生,不再是十幾`二十年前懵懂無知的孩童。他們開始張開眼睛看世界,力圖知道的更多,能夠更加真切的溶入這個世界;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書本的狹隘知識和老師空洞的說教;他們追求更多的安逸和享受,厭倦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艱辛;他們說:“老師,你說的我都懂,可就是學不進去”;他們骨子裡甚至有把老師與大款、富豪相權衡之後的輕蔑與不屑。究竟是社會的浮躁使我們的孩子迷失抑或是我們的教育不能滿足當代青少年的需要?還是二兼而有之?
民族需要反思,社會需要反思,我們的孩子需要反思,我們的教師也需要反思:如何去尋找浮躁之下的清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長遠睿智的眼光?如何去實現科教興國的夢想?如何去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歷史,把這些課題沉重地壓在了當代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身上。
作為文革之後出生的這一代孩子,他們沒有共和國建設者的蒼涼與悲愴,他們沒有十年動亂中的倉皇與不安。他們趕上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好時光,他們正經歷了中國人民在富起來之後又要在新的世紀里全面建設小康。可以說,他們是幸福的一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的追求和夢想。
但他們卻沒有感到絲毫的滿足和驕傲,他們缺少對社會的感恩和回報心態,許多人卻認為家長和社會還虧欠他們。這一方面是歷史的原因:只有在戰亂之後才能感受和平的可貴;只有在饑寒之後才能感到溫飽的足珍;只有在歷經滄桑之後才能感悟平平常常才是真。另一方面是時代的原因:經濟的發展要和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而作為佔世界人口超過無分之一的大國,發展中的中國感受到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沉重壓力,特別是過多而又素質偏低的人口使經濟的發展背上了巨大的包袱。這樣,計劃生育勢在必行 。子女的減少又造成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孩子的嬌縱和溺愛,是他們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全家希望的寄託,以至“三千寵愛在一身”。他們稍遇不順心事或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便潑皮撒賴、尋死覓活,導致一些家庭或社會不幸變故的產生。第三,5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對精神文明重視的程度卻不夠。雖然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在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但我們總是在重視物質的同時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精神,致使許多社會不良現象的產生:腐敗分子層出不窮;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封建遺毒和腐朽思想沉渣泛起社會治安存在明顯隱患;商業欺詐挑戰誠信美德;許多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楷模一瞬間坍塌……在物質繁榮的同時,社會民怨增多,而處於可塑階段的孩子面對社會生活的殘酷很難再去相信諄諄教導他們的老師。
於是,一幕幕慘烈血腥的場景開始上演:教師批評,學生跳樓;家長教育,孩子離家出走;早戀受挫的學生開始徇情;學生群毆致人慘死;學生食堂集體中毒;殺人犯黃勇向學生伸出魔爪;馬加爵為泄私憤殘殺四名大學同學;一時激憤的學生挑戰教師權威;品行低劣的教師凌辱學生人格;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為錢財而恐嚇勒索……樁樁件件,數不勝數,使我們不僅扼腕長嘆:我們的教師怎麽了?我們的學生怎麽了?我們的家長怎麽了?中國的教育怎麽了?
這些孩子,他們完全忘記了在本世紀的頭二十年裡,他們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他們完全忘記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要由他們去實現。也許我們不應該過分的苛責,畢竟他們的雙肩還太稚嫩,還負載不了太多的重量。但起碼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標總還是要有的吧?在他們率性而為的後面是父母深深的惋惜和社會的喟嘆,是魯迅先生那“救救孩子”的內心饑渴和深情期盼。
社會需要調整,教育需要調整,家長和老師的心態需要調整,當代中小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定位需要調整。我們在強調“科教興國、教育先行”的同時還應想到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改變不了外面光怪陸離的世界和一些扭曲的社會形態;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結合,當學校教育與家長教育和社會現象相悖時,學生很容易作出取捨和選擇,學校教育的功效如何可想而知。我們在強調“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的同時,不能不去重新審視一下我們喊得十分響亮的“素質教育”口號下還是否存在着“應試教育”的那一套做法。這種題海戰術式的忙亂必然加重學生的心理焦慮,壓力倍增,很容易產生越軌行為;我們在強調“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的同時不能不重新審視一下還要“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是要遵循育人規律的;我們在強調“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的同時還應更多的思考“教師無小節,處處為楷模”,關注一下教師的人品學識,看看我們的教師是否都能“為人師表”;我們在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同時不是不考慮:我們究竟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如何選拔人才?如何使人才受到社會的重視和尊重?教師和家長在對學生和子女“愛之深”的基礎上“求之嚴”的同時還要看清孩子與其他孩子的差異,不能一味“恨鐵不成鋼”,要尊重個體,承認差異,不能一味按照想象去量身定做。中小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定位需要調整,作為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是一個社會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自然人”。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環境人的一生有順境也有逆境,無論任何時候,你們都應該認清“生命誠可貴”,了解自己對社會、對家庭應盡的責任,知道人應該生的旅途不是一帆風順的,應該始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懷祖國,放眼天下,穩健自信。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學、做合一”,指出教合為時而教。學生走進學校學習最終是為了一以更高的起點步入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韓愈先生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想這裡的“道”即立身做人之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僅要為“經師”而且要為“人師 ”。一個正直、有節、氣宇軒昂、博學多識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將是終身性的,他們能從教師的身上發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進而揚起自己理想的風帆;而一個自私自利、投機鑽營、汲汲名利的教師則會遭到學生的遺棄,進而引起對人生意義的懷疑,甚至走向歧途。所謂“授業”即要傳授學業。我想這裡的“學業”應該是學生今後安身立命、報效祖國所必須的本領和技能,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還應包括學生終生學習、不斷發展、創造性運用知識和機能的能力;授業的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生活,服務學生今後發展,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能夠學有目標,自覺約束自己去學習,並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特長。授業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聯繫實際的社會活動,認知必須的活動探索,師生雙邊的交流溝通,學生自主的閱讀探究,形式新穎的方案設計,多向交流的合作學習,還可建設校園文化網,創辦報紙、廣播站,進行大型集會、演講活動等。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樂學、好學、學會、會學。教師的“解惑”應該是一個設疑、激趣、啟發引導的“過程,授之以“漁”而非“魚”,教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方法,使學生處於“憤”、“悱”狀態,有所感悟,自能解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學校教育不能迴避也無法繞過社會生活中一些負面因素對學生有消極影響的現象,應該有針對性地直面當今青少年對社會熱點認識的有關思想誤區開展教育,據實分析,入情入理,使學生能夠信服。畢竟我們的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在許多社會陰暗面的背後可能看不到社會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一面。由於社會閱歷不夠豐富,很可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站不高,看不遠。我們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拓展學生視野,擺事實,講道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歷史地、發展地、辨證地、唯物地分析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走出思想的誤區,掃除思想的陰霾,培養積極的情緒,走向輝煌的明天。還可以採取辯論會、主題班會,請專家作報告等形式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在目前階段,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性差距明顯,特別是城鄉差別大。城鄉人口素質的差距也很大,城鄉教育的差別也就很大。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方面,城市內可以說毫無問題可言,而在農村,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學生輟學、失學現象仍很嚴重。竊以為“普九”的輝煌數字後面難掩見不得陽光的泡沫:拮据的經濟使部分家長無力負擔孩子的教育花費;狹隘落後的意識使家長看不到孩子讀書的希望;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使家長、學生對未來失去信心;急劇膨脹的經濟發展使家長、學生急功近利;緊張嚴格的教育評比使部分學校棄差培優;長年累月的苛責批評使差生自暴自棄;社會治安的各種隱患危及學生安全……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國家重視,社會各部門協調解決;而我們往往喜歡前呼後擁的結隊隊檢查,聽取冠冕堂皇的口頭報告,瀏覽粉飾太平的書面材料,上下齊心協力作假,忙得不亦樂乎。
尋找,喧囂之外的理性。尋找,浮躁之下的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