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子君
這兩天剛剛搬家了,望着越住越高的樓房,卻不自禁地懷念起最初時位於城樓腳下的那套平房。
小時侯的日子是清閑非常的,大家倚着舊城牆而居,步行一分鐘就到了東便門城牆,再前行十分鐘,便又可見建國門城樓與古觀象台。 這城樓底下的空地,自然成了人們消夜,聚集的地方。那時候還沒有對城樓施行保護措施,大片破敗的民居,灰禿禿的高牆,那牆面還是斑斑駁駁的。小孩子們常會翻到城樓子裡面去玩,也沒什麼人管,裡面跑來跑去,很象在拍電視劇,就是那種末代清宮戲——狹長深邃而冷清。不過實際上那種應該是明城牆。
某個轉角處有片小林子,中間立有一塊碑很高,刻滿了字。應該講的是這座城樓的歷史,卻沒有人去認真的讀過。只是喜歡不斷地翻爬碑的護欄。很多個夏日的夜晚,都是我們一家三口由這一座城樓走到另一座,然後再走回來。
想是因為這緣故吧,我總是認為北京的符號應該是這些城樓。在北京,各處都有這樣的建築,朝陽門,崇文門,東直門……外地沒有象北京這樣多城樓的。它們是一種光輝的象徵,因為當你站在它巍峨的城牆之下,或登上樓向下眺望之時。總會想到不知曾有過多少位英雄站在這裡,為了保護這一城的百姓而英勇奮鬥!思緒穿越過幾十年,幾百年的時空,彷彿依稀可見當年的人流攢動,熱鬧非凡的北京城,各地來經商,旅遊,趕考……的人經由各個城們進進出出,當真可以感受得到,那說不盡的繁華歷史。每一磚每一瓦,都顯示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同樣的,這些城樓也鑒證了北京這座城的屈辱與堅強。人們用智慧與汗水修起了那一座座堅挺的城池,那樣一大塊,一大塊的灰磚層層的累加起來,與北京的人們共同抵禦過一次又一次的外敵侵襲。它們如同北京人一樣,始終開朗,頑強,屹立不倒!
北京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歷史悠久又樂觀堅強。
前幾年,北京市申奧成功,也就開始了對有特色的建築的翻修與保護。城樓底下的大片居民區被拆除,部分改為綠地。雖然離開了那個守護了我很多年的樓子,但卻打從心底里為它高興。那變化實在太大了,那樣整片的綠蔭與花,給予了老城樓無盡的活力,它似乎又在煥發青春的光彩了。這點更是像極了北京人,即使曾經低靡,卻總是可以再次振奮!
如果2008年時有個外國人指着城樓問我:“那是什麼?”我會告訴他:“那是北京!”。
2008奧運徵文:北京的符號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