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一個意念,即自我意識。
一 自我意識—尋找自身的成就定位4幽默短信 4搞笑歌詞
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一個意念,即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也就是對自己的心理體驗。即“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具體來講,自我意識包括個人對如下問題的回答:“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有什麼樣的個性?有什麼樣的優缺點?我有什麼價值?有無巨大的潛能?我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自我意識就是‘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和評價基礎上。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自我觀念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自已根據自己與環境中他人的比較意識,特別是童年經歷等四個主要方面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這些,人們心裡便形成了“自我意識”。
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人這幅“自我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在此之後,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只會根據它去活動,就像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心理學家馬爾慈說,人的潛意識就是一部“服務機制”——一個有目標的電腦系統。而人的自我意識,就有如電腦程序,直接影響這一機制運作的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光屏’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負性的信息,然後感受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註定”失敗。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熒光屏”上見到一個躊躇滿志、不斷進取、敢於經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後還會做得更好”之類的鼓舞訊息;然後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註定”成功。
對自我意識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負傾向是我們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敗的方向盤、指南針。自我意識的形成有以下特點:
l、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識一致。
每個人把自己想象成什麼人,就會按那種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識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難扭轉這種行為。
自我意識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境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對機會或挑戰,他就可能畏畏縮縮,這樣,即使不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平庸之輩。因為,在其自我意識里已經有了失敗的自我意識。其實,只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不管是企業家,商人或是學生、教師,其工作績效都會發生奇迹般的變化。
2、自我意識可以改變。
一個人難於改變某種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行為模式上而不是意識結構上。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或指導感到意義不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境或者特定的習慣和性格缺陷,而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
普萊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識心理學的先驅之一,他在這個問題上做了最早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實驗。雷奇認為個性是“一套思想體系”,思想與思想之間必須一致。同這個體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和不被相信,因而也不能引導人的行為;相反,與這個體系一致的思想則被採納。這套思想的中心就是個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識,或者他的自我觀念。雷奇是一位教師,他用幾千個學生來驗證了“自我意識”的理論。
雷奇的理論認為:如果某學生學習某科有困難,可能是因為(從學生的眼光看)他不適於學習這門學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變學生這種觀點體現的自我觀念,那麼他對這門學科的態度也就會相應改變。如果在幾千名學生因改變了自我意識進而改變了成績的實驗中引導學生改變他的自我定義,他的學習能力也會改變。這種理論得到了驗證。一個學生在100個單詞中拼錯了55個,而且很多課程都不及格,以致喪失了一年的學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績平均91分,成了全校拼寫最優秀的學生。
另一個男孩因成績太差而被迫退學,進人哥倫比亞大學后卻成了全優生。一個姑娘拉丁文考試4次不及格,同學校的輔導員談了3次話后,就以84分的成績通過了。一位男生被一個考核機構斷定為“英語能力欠缺”者,卻在第二年榮獲學校文學獎的提名。這些學生的問題不在於他們智力遲鈍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於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恰當。他們“確認”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不是說“我考試失敗了”,而是認為“我是個失敗者”;不是說“我這門不及格”,而是說“我是個不及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