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便看過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覺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當我失去我一個又一個小夥伴之後;當我嘗試周遭的一切全由一己之力承擔之後;當我頂着巨大的壓力想發泄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的時候;當我一次又一次活在,沉浸在那些死去的回憶之後。我觀摩着,膜拜着,感動着,他們的純潔無邪的友情,忍不住滾燙的淚水,哭了又笑了……
那是一個發生在印度皇家工程學院的事。這裡評判人的唯一標準只有考試成績。蘭徹似乎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生命體,他不喜死記硬背,敢於質疑校長的教學方式,鼓勵法罕去追逐自己的攝影夢想。用智慧打破了學校墨守成規的教育理念。他做回了真正的自己。蘭徹是一個很真實的人,積極,樂觀,幽默。我看着他們三一起哭,一起笑,看着蘭徹騎着摩托車,載着拉杜病危的父親,闖了無數的紅燈,發了瘋似的衝進醫院;看着他陪伴拉杜度過一日又一日的絕望的日子;看着他鼓勵法爾罕追逐攝影夢想;看着他們跑到校長家門口撒尿;看着他們合夥修改查爾圖的演講稿;看着他們搶婚;看着他們的哭,他們的笑;看着他們在殘酷的教育體制上的堅強的活着。這或許就是真正的友誼吧!
或許十年之後,或許二十年後,我們彼此失去了聯繫,或許時光的流逝會沖刷盡曾經的刻骨銘心。但是,不變的是,一旦經過就一定會有痕迹。當回憶青春時,看着老照片上青澀的我們,總會有回憶湧出。
這部影片不僅僅是敘述的是友誼,更多的是對如今教育制度的抨擊。難道成績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難道學生的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競爭,成績,考試,而非知識本身的魅力嗎?高等數學有用嗎?對於那些並不從事這方面領域的人的用處無非是通過考試。死記硬背的終有一天會遺忘,那麼這樣的學習又有怎樣的意義?可是於中國而言,人這麼多,應試教育無非是最公平的,最能符合我國國情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於是無盡的無休止的折磨來了,越來越多的孩子陷入補課的泥潭,年紀小小便成了高度近視,父母倒是捨得出錢,拼了命的掙錢,孩子呀,你的補課費有了,你的自由沒了,你在這模式化的生活下變得庸俗,變得冷漠,看着慘淡的人生,從小便是買房的夢想。沒人聽得到你哭泣的聲音,沒有人看得到你掙扎的背影,沒有人看得到你在寂寞,壓迫下的痛苦。他們,一個有一個對你好的人,用着對了號的牢籠困住了你,鎖住了你的夢想,鎖住了你對自由的渴望。
青春並非由成績堆砌而成,也並非有無止境的補課堆砌而成;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時光,是愛神灑下的珍珠,是春天中的百花齊放。於人生而言,是最難忘記的浪漫的一筆,而非永遠的無休無止的考試,學習,備受精神的壓抑而無法尋得解脫。中國式教育並非一無是處,但是它的刻板卻引人深思。難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才?或許不是吧,只是現實以蒙蔽了人們的雙眼,他們由盲目到發現考試這條捷徑,然後自我安慰的陷入其中。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青春並非一場盛宴,而是人生最樸素的讚歌;青春不需要華美堂皇,而只要無怨無悔;青春並非完美無缺,而只要勇敢追求。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就算最終失去,也要留下痕迹。而所謂的高分,成績,考試,無非是人生路途中的風景,末了,想起,原來一切的一切我都經歷過。只要拼盡全力,便不再遺憾!
一年級:張鑫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