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從小到大,受過了多少竹子施於你的恩惠,譬如竹筷,竹席,竹椅,竹籃,竹擔,掃帚,還有毛筆,紙張,竹筍等等,無一不是樸素無華、大器無私的竹,為世人喜愛接納且離不開的竹! 我的家鄉在江西。江西每每山上山下,河畔地邊,房前屋后,路邊野谷:竹美化着人們的生活。你看,竹是綠色的,綠得那樣的明凈,那樣深遂,那樣朝氣勃發。它的身軀碧玉裝成,葉片如翡翠裁就。它長在哪裡,便給那裡帶來超凡的風韻;生在哪裡,便給那裡染上脫俗的情趣。 我家的園子里也種着一片竹子,蒼翠欲滴,濃蔭蔽日。“沙沙,沙沙”竹葉在風姑娘的吹拂下,吟唱着婉轉動聽的曲子,使人感覺十分地稱心舒服。現在我還記着童稚時候,每當酷熱盛夏,在竹蔭下攤開竹涼席,我們兄妹幾個人可以赤着上身着一條小褲衩在上面開心的滾來翻去,一邊兒還有母親搖着竹扇唱着童謠。我仰望竹子頂端冠子如蓋,竹葉纖細如針,婆娑起舞,耳際送來偶爾幾聲蟬鳴……一會兒就酣然入夢。那是夏季里最愜意的時光,那地方竹蔭下,是我幼年最留戀的場所。 去年初秋的一天,風雲突變,雷電轟鳴,震得大地顫抖,黑雲壓地,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真是天河塌裂,山洪橫流。風雨惡魔肆虐了整整一天。旁晚,不等雨停,我就跑到竹園看,只見竹葉摧落了一地,竹枝光禿禿的象洗帚。我撫竹心疼極了,差點哭出來…… 一個月後,我再回家來到竹林旁,驚喜極了:竹葉重新長上,嫩綠色的照映人眼,更顯得生機盎然;竹節椏上長上嫩芽新技,更覺鮮活而透着一股韌勁;竹桿重新剛勁挺拔,高插雲霄;盤根錯節,不懼沖涮,咬定險山亂岩,堅強如鋼。它的頑強的生命力是非常驚人的!不由得我肅然起敬:人們愛竹、畫竹、吟竹、尚竹,不僅僅是因為它“綠竹青青”、“鬱鬱蔥蔥 ”,可供觀賞,使人心曠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讚賞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臘梅稱為“歲寒三友”,是蘊含著深刻道理的。青竹雖然沒有楊柳那樣婀娜多姿,沒有桃李那樣絢麗多彩,但它飽經風霜,立茫茫原野之上,扎遼闊大地之中,披起伏山巒之上,植冰凍雪地之中,無論是百花盛開的暖春,還是秋風瑟瑟的深秋,無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雪花飄落的寒冬,它總是傲然佇立,碧綠長青,生機蓬勃。竹子自幼根深苗壯,筆直向上,從不斜長。別看新筍鮮嫩,但它不懼重壓,堅挺如鋼,破土斷石,而茁壯成長。竹子還是新筍時就有節,隨着日光的流逝,長成參天竹木后仍然有節,並且節節有序、節節升高,枝葉舒展,主桿挺拔,氣質非凡。竹子嚮往陽光,崇尚光明,它一生雖然短暫,但總是站着生也站着死;它一生碧綠青翠,不沾塵不帶水;它一身清澤光亮,一生無所牽挂;它陰柔之美中透着陽剛之氣,陽剛之氣中又含着陰柔之美。對於竹子這種“氣節 ”,人們似乎特別偏愛。我國著名畫家李苦禪,在畫竹的同時寫詩讚竹道:“未出節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他崇尚一個人要像竹子那樣有氣有節。清代鄭板橋有一名詩《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董必武同志曾作詩讚竹: “竹葉青青不肯黃, 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裡, 更有筍尖出土忙。” 我在提筆頌竹時候,那麼讓我也做竹筍吧,將來不畏險阻破土而出,一定是修直挺拔的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