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成果的運用,不斷轉化為現實的交通生產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交通工具性能的提高和增強,促進交通方式的發展與完善、交通運輸布局的合理化、交通管理效能提高以及交通管理體制的變化和交通從業人員素質的增強。交通行業是科技成果集中體現的領域之一。回顧我國改革開放30年歷史,由於科學技術進步,使得交通運輸工具的運輸速度、運載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交通運輸範圍日益擴大。
今年年初在抗擊冰雪災害的戰役中,我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和諧型大功率電力機車、80噸級重載貨車等新型鐵路重載運輸裝備不負眾望,成為大運量、高效率電煤運輸的主力軍。自2月份以來,山西省煤炭鐵路日發車量達2.1萬車以上,大秦鐵路日發運煤炭均在100萬噸以上,創造了世界鐵路重載運輸史上的新紀錄,而國產新型重載運輸裝備則表現得非常搶眼。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特種車輛、船舶、專用車輛、現代化裝卸機械和檢測保修設備應運而生,使中國的運輸方式逐漸增多,運輸規模從小到大,運輸工具從落後到先進,運輸效率從低到高,充分滿足了社會各階層對運輸質量的需求。
在現代海運技術中,渦輪增壓技術和水上噴汽發動機的應用也大大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促進海上快速貨運業的發展。在陸地上,4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正在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已經體現出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可以說,各種運輸方式都在不斷採用新技術。
我國集裝箱運輸已經實現了裝卸、運送的全盤機械化。集裝箱運輸使運輸能力增大,運輸數量增多;集裝箱運輸不僅提高了裝卸效率,加快了運輸工具周轉,還減少了貨損貨差。
國際海事研究機構新近發表的調查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后,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生產國。中國生產的集裝箱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居世界第一位。據英國遠洋航運顧問公司預測,未來15年內,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躍居亞洲首位。
2003年10月,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兩年後,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08年9月,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2007年10月,“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11月,中國第一幅月球圖像正式發布。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標誌着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1994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經過十幾年建設,實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夙願,建成的三峽工程已開始發揮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
2006年7月,經過5年的建設,攻克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迹。
此外,隨着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速鐵路等大工程建設的推進,中國發展日益提速。
“當代畢?N”王選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技術,改變了科技的進程,推動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帶領中國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和電,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8年9月,中國首台超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下線,標誌着中國成為繼美國後世界上第二個自主設計並製造百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11月,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今天的中國,如同一顆耀眼的新星在國際舞台上升起,成為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學習的榜樣。中國政府不僅讓人民的腰包鼓起來了,還給老百姓營造了謀生致富的寬鬆環境;在關心民生方面,中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儘可能照顧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而在全民教育方面的成就也令世界矚目,新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中國迎接新的挑戰提供了不竭的人才資源。
中國的繁榮昌盛今非昔比,這從每年接待的眾多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上可以感覺到。他們個個衣着得體、舉止得當、講究禮儀,特別是外語水平普遍提高,使交流更加順暢。我衷心希望廣大發展中國家能夠分享和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希望中國在國際社會承擔起更多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三十年祖國巨變 標籤:祖國巨變作文 改革開放三十年作文 三十年後的我作文 家鄉巨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