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春色滿江南。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一場約會:4月13——農曆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瀰漫著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彙集一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
追溯茅山廟會,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餘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眾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一般一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後被安置在當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穿過東嶽廟,東嶽廟會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一條舞龍都在東嶽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最終到達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裡摩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是香煙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樑儀式。寺內卧佛殿、藏經樓、方丈室上樑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對外開放,卧佛殿最為熱鬧,造價大約一億的卧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6噸,他靜靜地接受來往香客的膜拜,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
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們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站在老遠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台演繹,給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一點,舞龍匯合,組成一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一為祈雨祈福,二為娛神娛己,三為彰顯力量,四為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一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的每一戶人家,眾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迎風招展,以助陣威,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以保來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承文化,刮面,扎香,自製的農具深受群眾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後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迹,開發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我們堅信福祉茅山!好運茅山!
民族風俗 標籤:民族風俗作文 風俗作文 過年風俗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