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楊樹 兒時最愛看倒倒子戲(即廬劇)了。每年正月間,總有一兩個村子搭台請來戲班子,我總要屁顛屁顛跟在大人後面跑去看戲。不過我不太看得懂,也沒耐心去聽什麼唱腔,只覺得演員伊伊呀呀的哼着好玩,最主要的是看戲時人多熱鬧,和大人一道,能吃到香噴噴的油糍,還有5分錢一包、放進嘴裡就化掉的“貓耳朵”糖。那時候,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難得的美味。 小時侯,我很讒。大人吃酒(赴宴)時必定跟在後面,在酒桌旁捧個大碗一飽口福,這種現象在我們那兒俗稱“扛鍋鏟子”。農村裡高壽的老人去世,必然擺上一頓豐盛的酒宴招待客人,稱其為辦“泡飯”。這時不但有“鍋鏟子”可扛,還要完成大人的任務:就是吃得快飽的時候,乘人不備,連菜帶飯帶碗一起端回家,稱為“偷壽碗”。說是偷到壽碗即偷到了壽,自己可長命百歲。 說到偷,從農村長大的不少人可能都干過偷西瓜的勾當。 夏天酷熱難當,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大都在外納涼,半天搖一下蒲扇,很快進入夢鄉。我們一幫小傢伙便無法無天起來,不管家裡有沒有種西瓜,總要去當回偷瓜賊。有一次,我和幾個夥伴深夜去偷鄰村老保務大爺家的西瓜,我們伏在他家瓜地旁的池塘邊,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可始終聽到他在搖扇子,嘴裡還哼着倒倒子戲。我們幾個便悄悄商議,老保務怕鬼,學鬼叫嚇嚇他!果然,池塘中傳出幾聲似哭似笑的慘音后,老保務的倒倒子戲聲嘎然而止,只聽他顫抖着嗓子喊他老伴:老奶,老奶,我們回、回去吧……接着,抬涼床聲、關門聲接連響起。我們很快鑽進地里摘了幾個西瓜,雖說把老保務一家人嚇跑了,可我們心裡也是砰砰跳,聽大人說過,學鬼叫,可能會把鬼真的給引來,慌慌張張之間,我們摘的西瓜沒一個是熟的,可吃起來卻覺得特別甜。事隔多年,每當我回家路過那塊瓜地時,總要站立片刻,為兒時的不更事向兩位已去世的老人默訴歉疚之情。 雖說兒時日子清苦,卻也無拘無束,逍遙快樂。平日里放學回家后,一邊放牛,一邊和小夥伴們玩打仗遊戲、或摘蘑菇子(野草莓)、或捅老牛窩(一種石子遊戲)、磕“獃子”(博弈遊戲);新春正月玩馬、燈端午節時掏黃鱔;夏日長竿套知了、冬天雪地追野兔……不像現在的孩子們成天應付如山的功課,前腳出教室後腳進書房,老師灌、家長催,弄得小小年紀,卻無一點孩子的野性!素質教育喊多年了,可最終還是以分數論英雄、定成敗。不知孩子們到了我們這個年齡,能回憶點什麼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