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一生的追求,詩聖是對他的成功最好證明。他的詩作反映人民疾苦,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無愧於“詩史”的美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他立志攀登高峰,施展才華的決心,是他少年時期立志救國的凌雲壯志。這也成為無數有志青年的座右銘,激勵他們奮勇直前、積極進取。 杜甫正處在唐朝由勝轉衰之際,當時的政局動蕩不安。使其雖有遠大志向卻難以施展,不由發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無限感慨,但生不逢時並沒有淹沒他的才志,縱然仕途上失利,卻化身為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在文化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戰亂不斷的晚唐,苛政酷吏逼迫之下的徵人,遠離家鄉征戰沙場何時才能與家人團聚?沙場之上刀槍無情,遠鄉之親日夜牽挂。面對“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涼,詩人知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珍貴。 唐朝由勝轉衰的過程中,黎民百姓深受其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統治者無視人民的疾苦,倒行逆施形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慘。杜甫關心百姓疾苦、為百姓呼籲,憂國憂民。他心繫天下的責任感使我們銘記"位卑為敢忘憂國”的古訓。杜甫的一生是窮困潦倒的,是艱辛坎坷的,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他成為詩聖的事實。沒有人會記住他窮苦與辛酸的不堪,人們記住的只是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豁達胸襟。 與其說他是詩聖,不如說他為詩而生。詩是他的靈魂,詩是他的伴侶,在清苦而又艱難人生的旅途中,他用執著與熱忱譜出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讓後人吟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