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淪》這篇小說里,郁達夫筆下的主人公可以說是悲慘的。在異國的日子裡,孤獨寂寞一直伴隨着他,就連那為數不多的幾次外界交流也是有着深深的自卑蘊含在裡面。他為自己營造了一個世界,即記憶里的故鄉。他把外界隔離在外並且逐漸在自己營造的世界里沉淪,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小說的一開始,主人公便流露出自己內心的不安,在曠野中自言自語:“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妒忌你,輕笑你,愚弄你;只有這大自然,這終古常新的蒼空皎日,這晚夏的微風,這初秋的清氣,還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慈母,還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與那些輕薄的男女共處去,你就在這大自然的懷裡,這純樸的鄉間終老了罷。”在他的眼裡似乎所有人都要害自己,都想看己的笑話。只有這無聲的自然才是自己最終的歸宿。雖然他也很希望他的同學來對他講些閑話。可是由於內心的膽怯和自卑,以及對外國人的提防促使他無法正常的與人交流甚至不敢在外人面前露出笑臉。一方面渴望被人接納另一方面卻痛恨他們,這種尷尬的情緒使主人公與現實世界漸行漸遠。
在我看來主角的未來已經沒有希望了,因為對正處於人生中最美好最富有激情的青春年華中卻痛惜的說道“槁木的二十一歲!死灰的二十一歲!我真還不如變了礦物質的好,我大約沒有開花的日子了。”人不輕狂枉少年,年少輕狂本來就應該是青年人所特有的。而主人公現在不僅不張揚出自己青春氣息卻發出這種行將就木的悲嘆。這難道是因為當代與近現代的世界觀差異嗎?陳然不是,這是因為主人公他已經失去自信,失去激情,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目標。他什麼都失去了,只留着一副皮囊。
主人公也曾想過發奮,也曾下過決心。可都只是曇花一現,他似乎很喜歡用渾渾噩噩的生活來麻痹自己那顆膽怯的心。他偷看別人洗澡被發現后嚇得跑走這很正常,但回到房間后抽自己嘴巴就有點另類了。這個矛盾的人,一邊戀戀不忘着那些自以為齷齪的事一邊又痛恨自己的骯髒下賤,最後更神經質的認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內心想法。所以更加痛恨這個社會,想要報復社會,要復仇!在這種扭曲的心理下,與朋友反目,與親友絕交。最後悲切的呼喚祖國:“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罷!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
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悲慘遭遇完全是自己原因。內心弱小,自卑膽怯,當初的滿腔熱血只因幾個小小的挫折就被凍結。出國留學本是想強大祖國到最後竟變成幻想祖國強大好拯救自己,完全迷失了自己最初的理想,沉淪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可笑,可悲。
因此,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丟失自己的理想,不能放棄自己的目標。哪怕是身在異國他鄉,哪怕是遇到再大的艱難困苦。我們都要堅持下來,不能迷失自己,放逐自己。而且做為一名年輕人,年輕是我們最大的本錢,我們要敢闖敢拼。我們不僅要有志氣,還要有傲氣。決不能向主人公一般畏畏縮縮,沉淪在自己的世界里。碌碌無為,白活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