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津已經有一個星期了,身體也逐漸有了好轉。已經在床上躺了三四天,今天百無聊賴的翻東西,突然一個箱子散落了幾本書:《穆斯林的葬禮》,《活着》,《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都是嶄新的精裝版的,甚至其中兩本的包裝膜都沒有拆。已記不清這是什麼時候買的書了。多年之前,這些書早已讀過。那時趴在圖書館的角落裡,迎着窗外透過的一縷縷陽光,看着發黃掉頁的書,傻傻痴痴的翻來覆去,只是記不清後來為何又買了這些書,也許是那些歲月的紀念吧。
隨手拿起一本《人生》,故事中的片段早已隨着時光的飛逝變得支離破碎。現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人物結局已明白於心,讀起來不再是那麼揪心,多了幾分理性與坦然。故事很簡單,甚至有些俗套,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故事仍經久不衰的在這個光該陸離的社會上不斷上演。出身農村的高加林為了進入城市,尋求更好的發展,為了所謂的沒有共同語言,拋棄了糟糠之妻,放棄初戀巧珍的故事。路遙在書的開頭就寫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這句話就像直指人心的利劍,刺穿人心。
你,高加林,農村是你的出身,田陽光空氣水是你的給養。撒下種子,風調雨順,稻穀瓜果是你的四季。土地才是你的根。可你偏偏想闖進鋼筋水泥高樓林立的城市,不知疲倦做個衣冠楚楚的城裡人。你厭膩了那片土地素簡寡淡的人生與愛情后,選擇離開,義無反顧地逃向了一條虛榮碾壓的不歸路。當自然氣候變成了人情氣候,你關心的就是金錢,地位和人情世故,你就這麼喜歡被人們關注和環繞,漸漸積累起可以炫耀的資本。其實當你拋棄一切,真實的人生自此也就戛然而止。待到繁華浮火熄滅,走到人生荒蕪的盡頭,你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路遙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一個寒門學子當時的所唯一的希望就是融入到城市中去。而時隔三十多年,又有多少高加林逃離了那片生養他的土地,又有多少巧珍在村口翹首期盼她的愛郎。我不禁想起十幾年前在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時尚繁華對我兒時的視覺衝擊,想起支教時在那些偏遠山村裡孩子們的唯一目標就是走出去。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是相同的故事卻在不斷上演,從不間斷。
關於愛情,也許很多人說,愛情悲劇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愛情並不只是簡單的相濡以沫,還需要精神上的共鳴,彼此愛好的交換。是,高加林是個有文化的知識青年,他怎麼能和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女人過一輩子呢,他們的結合怎麼會幸福呢。他們為什麼不會幸福呢。那是社會強加給他們的不平等。男人啊,你怎麼可以為了一己之私編出各種荒唐世俗的理由和接口去傷害那個最愛你的女人。她是沒有足夠的知識為你的事業添磚加瓦,但是她有的是一顆愛你的心和對家庭的責任。也許知識的不對等也是門當戶對中的一項。我不禁想到上課時一個女博士后老師提到她對她的一個女學生和一個餐廳服務員戀愛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老師,你懂得愛情嗎?憑什麼以外在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真誠的相處,你可以解釋說,沒有麵包的愛情經不起風雨,沒有共同語言的生活終將慘淡。她一個女人不需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她只希望真心換得真心博得一人去好好經營生活。其實,你不懂。
高加林明白,當巧珍走進他的生活,當他接受大字不識的巧珍時,他內心清楚的知道,這輩子註定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了。但是他心有不甘,作為男人,他有他的抱負。一旦他有機會飛得更高,便能痛下決心,將巧珍棄之如敝屐。在愛情中,誰比誰清醒,誰就比誰殘酷,沒有對錯,只有心狠。是的,現實中有多少人碰到那個狠心的男人。高加林,多少人在看完小說後會痛罵他,又有多少冷靜下來同情他。然後我們就會看到他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影子。因為幾乎每個男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抉擇。男人要的是成功的事業,女人要的是幸福的家庭。人生無非是由事業和愛情,再加上家庭組成。高加林在沒有事業時,擁有愛情。當他犧牲了愛情去追逐事業時,他的人生註定是個悲劇。當他走入慾望的都市時,真我和自我早已泯滅。
小說的最後一章,路遙留下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世界上不能得到的東西。因為這種盲目的追求,一旦摔了跤,反過來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毀掉人的一生。”也許,這就是人生。突然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句話:“縱有華夏千層,一夜只睡半張床;縱有良田萬傾,一日只能三餐。不能讓社會的浮華掀開內心的虛榮,不能讓內心的虛榮覆蓋了樸實的真愛。”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