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要做到“預防為主,因地制宜,全面規劃,綜合整治,加強管理,注重效益”。對於水蝕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要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上游以防為主,中游防治中結合、以治為主,採取封山育林、營造水源涵養林,陡坡耕地退林還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對於風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在半乾旱農牧交錯區及旱農區採取擴大林草比重、片林和喬灌草結合固定流沙等措施,在乾旱地帶沙質荒漠邊緣的綠洲地區營造綠洲內部護田林網並在綠洲邊緣設置沙障。
建立草地生態系統持續管理體系。鑒於我國退化草原生態系統治理的現狀是邊治理,邊退化,退化大於治理的現狀,因此建立適宜的草原生態系統持續利用體系,是遏制草原退化、恢復退化草原,達到長治久安的根本策略。在草地資源不足時,輪牧連續放牧有較大的優勢,且對於同樣的載畜水平,短時高強度放牧比長時間低強度放牧更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然而適宜的草原利用體系隨不同草原類型而異。闡明不同類型草原生態系統第一性生產力及其載畜能力、不同放牧方式和季節對草原草畜土系統的影響、草原植物生產力與家畜放牧強度間的相互作用模式、草原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等,是制定草原生態系統持續管理措施的基礎。同時,草原地區土地經營等體制的優化則是在更高尺度上實行草原生態系統持續管理的策略。
地球的生態資源總是處於變化之中。這種變化大體是兩類因素引起的。一類是來自生態資源之間或生態資源內部的相互作用(如各種災變);一類是來自人類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前一類作用引起的變化,通常是正常的自然變化過程。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既可以表現為正面效應,即促使的效應,又可以表現為負面效應,即導致其退化的效應,也可以理解為生態破壞。往往有這樣的情況,人的一些行為在短時期內看似有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的負面效應逐漸顯現出來。對生態環境變化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應依據兩條原則進行判斷:①是否有利於人類的持續發展;②是否有利於人類所依賴的生態資源的持續存在和演進。
土地退化是困擾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水土嚴重流失、沙漠化和土壤鹽鹼化導致土地生產力衰退,最終徹底喪失功能,變成戈壁、流沙或劣地。土地嚴重退化對環境的反饋作用使生態環境全面惡化,氣候更加乾旱,沙塵暴災害頻繁,嚴重影響地區的工農業生產。生態環境的惡化,牧、農、林經濟的落後,貧困和文化落後等一連串的問題影響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既要改善環境質量,又要保持經濟增長水平,這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西部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保護(改善)這一對矛盾顯得更為突出。一面是經濟落後,人民貧困,發展速度滯后;一面是生態環境嚴重失衡,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鹽漬化嚴重。這些又反過來制約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與環境是一對矛盾,從長遠看可以達到協調和統一,但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卻是矛盾的。如果優先發展經濟,勢必會付出一定的環境代價。反過來如果優先保護環境,又不得不相應放慢經濟發展速度。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毫無疑問要放在第一位。不過應該認識到,發展不應狹義地理解為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只是發展的一部分。發展只有使人民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發展。而且發展應該是可持續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社會、經濟、環境三個基本要素,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環境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目的。三者的協調是可持續性的關鍵。可持續發展旨在保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持良好的生產與生活環境,使社會人均福利持續提高。因此。我國政府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時,把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環境建設放到第一位。
事實證明,如果不從環境的角度來管理經濟,經濟增長就面臨著極限。保護環境為的是保證發展,我們需要把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考慮,注重協調約束各自的行為限度。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明智選擇。因此,在制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要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中國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已臨近它的“外延”開發極限,隨着人均資源的日益下降,如不致力於“內涵”上的調控,生態環境惡化將最終制約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而且,西部生態環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在進行西部大開發時絕不能以生態效益去換取經濟效益。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資源、保護環境等內容包括在發展目標之內,任何經濟增長都不會持續,任何經濟改革都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
西部生態環境有其本身脆弱的一面,但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的經濟活動對環境施加的壓力超越了環境的容忍量。治理土地嚴重退化必須從減輕人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做起。西部大開發為扭轉土地嚴重退化的局面帶來難得的機遇,各級領導和群眾應徹底轉變觀念,處理好環境治理、土地開發和發展經濟的關係,創造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隨着西部大開發的實施,人類經濟活動肯定還要加快。人的因素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是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不顧環境條件和土地容量,任意開發土地資源,擴大耕地面積和牲畜數量,或者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採取“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的應付態度,而不顧長遠利益,結果必然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鹽鹼化繼續嚴重發展,流沙擴展,水蝕黃土和石灰岩地區的劣地繼續發展,而綠洲地區土壤大片鹽漬化。最終只能退出西部大多數地區;二是自覺地約束自身的行為,把人對生態環境的干擾變成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協調、和諧發展的行為。認真貫徹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優先的方針,全面規劃,採取有力的措施治理失衡的環境,使西部的環境達到“山川秀美”。
西部的山川秀美不是“錦秀江南”式的,應當是既有沙漠、戈壁,又有綠洲農業和雪山草地,既有高山大川,又有森林、湖泊、藍天白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態平衡,經濟發達,社會進步,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