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聽《自卑與超越》的時候,對於作者的”優越感正是自卑感的補償“這一個觀點挺認同的。
我不知道世上自卑的人多不多,也許有的人會把自卑的特性表現地很明顯突出,讓我們稍一接觸,或者是一個隨意的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感受得到;而有的人而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一些自身的原因,把這一個弱點隱藏得很深,在他人眼中,也許他強大自信無比,甚至他自己也有着無法言明的優越感。
可是,當我看到這個觀點時,我卻是認同了,有時那些莫名地優越感,也許真的是個人自卑感的補償,只不過,它表示的那般隱蔽,需要你用心去發掘,而這一點,有時連當事人自己都會被自己所迷惑。
例如,一個出身優越,平時在家基本不用做家務的人,和一個平常家庭出生,打小就跟着父母學會做各種家務的朋友,兩人一同出去野炊。
生火,自製烤串,安排紙巾,盤子,可想而知,這兩人誰會是主導者。
我想,絕大多數可能,就是做家務的朋友會井井有條地處理着這些瑣事,而出身優越的朋友想幫忙,可能會有點手忙腳亂的笨拙,如果碰到性急的朋友可能還會讓他一旁獃著,等着吃就行。
就是這樣的一件事,也許可以說,優越環境長大的朋友會覺得,那就當個閑人,等吃不是更好,可是他的野炊體驗就已然不是百分百,而且那”不會做“的事實,其實是會在他的心底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自卑,只是他不願承認自己不足,而用自己是”優越“環境長大這一點來安撫自己。
可是,掩耳盜鈴之後,真正的感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一本書,雖然才看了一個章節,可是我覺得這是一本不錯的心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