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不論老人和小孩,不論農夫和國王,也不論膚色和種族,只有通過吃才能汲取能量,努力工作,輕鬆學習。吃已經成為每一個生命體生存的基本因素。我們常說要與時俱進,而從古到今,吃的習俗、風格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上了世界的潮流。這標誌了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
爺爺童年的回憶——40年代的風雨
爺爺出生的時候,正值抗日戰爭時期,那個時候的中國真的是窮得叮噹響,又由於出生在了偏僻的小村莊中,伙食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於是中國勞動人民充分發揮他們的挖掘能力。集體上山進嶺挖野菜、草根、樹皮——似乎回到了原始的社會。瞧瞧那時的人們的“健康意識”多強,只吃綠色植物。而且他們還別出心裁,每天變着花樣吃,比如:野菜炒草根、草根樹皮湯,有時挖到幾條蚯蚓就加菜,實在豐富。但吃下去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又苦又酸,連膽汁也嘔出來。當然,由於“偏食”,營養不全面,個個都是面黃肌瘦的。說句實話,現在我總算明白我們是怎樣打敗日本和國民黨的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八月十五到,兒要吃餅父沒錢,大的坐着叫呀呀,小的放聲哭哇哇。”這是40年代爺爺小時侯常聽到的一首關於中秋節的民謠,也是那時很多窮人家的寫照。聽爺爺說,他小的時侯家裡很窮,最常吃是地瓜飯,地瓜多,米飯少。可即使是這樣的飯,想吃飽都很難,哪有錢去買月餅吃呢?所以,爺爺小時候的中秋節,大多是沒有月餅吃的。偶爾哪一年,家裡稍稍寬裕些,買上一筒“八頭餅”,一家大小每人分吃很小的一塊,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爸爸童年的回憶——60年代的幸福
解放后,情勢一片大好,伙食改善了不少,吃的變化更多了。特別是那時的農貿市場……
青菜是農民用天然肥作出來的,碧綠碧綠,帶着露珠,帶着泥土的清新味,不必擔心農藥殘渣,無需用洗潔精在水中浸泡半天,炒出來色彩鮮艷,油光發亮,吃起來爽心爽口。
市場偶然還可見用繩子綁了腳的雞鴨,毛光發亮,個性鮮明,倔犟得很,有一種"寧死不屈"的精神,完全不同於現在菜場籠子里目光獃滯、毛色灰暗、驚恐不安等着屠宰的同類。雖然都是供人類享用的口中之物,但六十年代的雞鴨生存狀態卻好得多,白天自由自在,游逸于田壠、菜地、河塘,吃蟲子、水草,或拖兒帶女,或成雙成對,或獨自覓食。公的神氣活現、歌聲嘹亮,母的嘰嘰喳喳,溫順祥和,晚上自覺歸籠歇息,不用主人操心,完全是“自主管理”。“那年冬天很冷,正趕上村裡殺了一頭老牛,每家每戶分了幾斤。二伯母弄來一堆芋頭,我們五六個孩子坐在廚房裡剝,她則支起一口大鍋將牛肉切成四方丁放到水中煮,大堂姐負責燒火。不一會,牛肉的香味就冒出來了,芋頭剝好洗凈了,幾根香蔥洗得白綠分明也預備在一邊。七伯母將芋頭全倒入鍋內,悶上鍋蓋,大堂姐的火也燒得更旺,廚房裡香氣四溢,孩子們的小臉映得通紅通紅,黑亮的眼睛興奮地盯着那口大鍋,急不可奈地想早點嘗鮮。”爸爸說著說著,還舔了舔嘴巴,留戀出了懷舊的情調。
媽媽童年的回憶——80年代的經典
自從鄧小平爺爺改革開放以後,吃的又變化了許多。天天白米飯、紅燒雞……伺候着。這吃的變化足以體現出中國人是越來越富了,小康生活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
“說到了80年代的吃,還是酸梅粉和那是的冰棍比較令我懷念。
酸梅粉現在已經沒有了。五分錢一小袋,裡面有一把極小極小的勺,舀着吃。粉粉含到嘴裡就化開,酸得茲牙,酸得連舌根都打顫,但是男生女生一律喜歡,每天一包一包地買,當年可是引起了一場收藏熱啊!
當時的冷飲可沒有像現在這樣紛繁蕪雜,我吃的最多的要數被我們稱作“小豆”、“牛奶”以及“雪人”等簡單而又暢快的雪糕了。隨着我們個子不斷的長高,這些雪糕們也在不斷提升着自己的身價:從5分,1毛,2毛,一直漲啊漲,漲到如今我們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1元、2元甚至十多元的“和麗雪”、“雀巢”。遙想,烈日下,一位老奶奶,推着一個用泡沫作的特別厚實的四輪車,車上蓋着厚厚的一層大棉被,那棉被下面就?着當年我們怎麼吃也吃不夠的雪糕……
記憶中似乎都是老奶奶在賣雪糕,而老爺爺們則拎着裝了滿滿一飯盒的“糖稀”坐在學校門前。花個2毛、5毛的,就能用倆根小棍兒在飯盒裡攪出一大塊糖稀,狠狠地攪,生怕吃一點虧。起勁地將糖稀擺弄出各種造型,玩夠了,塞進嘴裡傻傻地大嚼特嚼,粘得滿嘴粘糊糊的。想想現在某巧克力的廣告,那時的糖稀也算是絲般順滑了。”媽媽一邊操勞這家務,一邊笑着對我講。
……
吃的變化,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已浸泡了多時。不少的甘甜,不少的澀苦,但他永遠標誌這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在不久的以後。吃一定又有更多的變化。
吃的變化 標籤:家鄉的變化作文 城市的變化作文 春天裡的變化作文 春天的變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