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教育孩子,母親可稱得上是“專家”。
從十九歲開始教書至今,母親可謂是育人無數,桃李滿天下,甚至連老舅和家裡的幾個親戚都曾經拜讀於母親門下。母親常說,“教書育人,是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而且育人往往比教書更為重要。”當了一輩子教師,母親從不一味地追求學生們成績上的優異,只有德才兼備,才是她眼中的“好學生”。
在我和姐姐心目中,母親是不怒自威的。我曾經接觸過不少老師,對待學生嚴加管教,而對待自己的孩子卻縱容溺愛;對待不同的學生有着豐富的教育方法,而對待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母親不然,對待我和姐姐的教育,秉承了伊人一貫的師者風範,甚至更為嚴厲一些。小時候,調皮的我經常很“怕”她。這種“怕”里有着很多敬畏的成分——不是因為怕挨打,而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母親所要求的“好”。母親對我們的管教雖嚴,但極少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印象中,母親只打過我兩次,都是因為我很小的時候調皮不懂事惹下的,長大後母親再沒動過我半個指頭。她從來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話,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母親都是“以理服人”。凡事擺事實,講道理,尊重別人,哪怕是再小再不懂事的孩子,母親都懂得傾聽他的心聲,然後再說服教育。這樣的結果總能讓人心服口服,以至於工作后我當了法官,常覺得母親比我更適合從事這項職業。
在母親眼裡,沒有不可救藥的差學生。那些別的老師眼中的所謂“差生”,不過是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已——要麼學習成績差些,要麼行為規範差些,僅此而已。母親總相信孩子有着純良的天性和童真的心,她總能看到孩子們身上的優點,並且非常用心地去對待每一個孩子,不偏不倚。很多孩子上別的課時鬧得天翻地覆,唯獨在母親的課上異常專註乖巧。不少老師慕名向她取經,母親總是莞爾一笑,說:“像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學生就好了,對自己的孩子能容忍他們犯錯,對學生也是一樣,畢竟都是孩子嘛!孩子若都不犯錯誤,要我們老師幹嗎?”這些話聽來樸素,實則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能夠容忍別人的錯誤,就會有顆豁達的心;明白育人是老師的本分,就會省去很多抱怨。
母親如是說,做得更為精彩。我雖不能時時看到她怎樣對待學生,但卻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體味母親獨有的魅力:讓別的老師甚至家長都頭疼的“搗蛋鬼”看見母親上課時咳嗽,偷偷從家裡拿來雞蛋送給她補身體,因為他眼中的母親是唯一能在他諸多缺點中發現優點的人,而且對他和“好學生”一樣友善;孤僻的孩子跟自己父母都不願說的悄悄話,卻唯獨可以對母親敞開心扉,放學后獨自說給母親聽,甚至喊她“媽媽”……母親常說:孩子最純凈,只要大人懂得“用心”去對待孩子,孩子是會用更多的愛心來回贈你的。
懂得傾聽,多把目光放在別人的長處上,是母親在教育理念方面帶給我的深刻感觸。有不少老師習慣性地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母親則不然,她非常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對每一個孩子,她都用心去調動其積極性,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作為老師,言傳身教是一方面,更多的時候,母親給學生們的是肯定與鼓勵。學習好的,母親表揚其成績優異;學習差的,母親肯定其努力與進步;嚴於律己的,母親稱讚其自覺、樹榜樣;活潑好動的,母親肯定其機敏靈巧……在母親眼裡,真的沒有差學生,只有不同孩子之間的差別。雖都是這同一個“差”字,但音調的平仄卻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含義。從教三十餘年,母親教過的學生最後都成了她的孩子,甚至朋友。在我看來,母親有着“超人”的記憶力——與闊別近三十年的學生在故鄉偶遇,母親竟然脫口叫出已人近中年的學生名字;我的同事碰巧是母親的學生,回家和母親說起時,她竟然能叫上人家的小名和其哥哥的名字,以及兩個孩子上學時的特點……類似的事情太多太多,真的是母親記憶力過人嗎?其實歸根到底,皆源於母親對孩子付出的那份真心。她從不給孩子“定性定格”,而是給與他們無盡的愛心、耐心、誠心與希望。
記得母親曾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情:那時她剛剛調任到一所新的學校,那裡的孩子們欺生且頑劣,他們把教室的門板全都拆掉,再重新拼湊整齊,讓老師推門時有個“破門而入”的效果。他們要給第一天上課的新老師來個“下馬威”,想以此嚇唬嚇唬她,從而放縱自己的“自由”。果然,母親推門欲進班時,門板“嘩啦”一聲碎了一地,但母親並沒有因此而大發雷霆,而是泰然地將零亂的門板用腳撥到一邊,若無其事,微笑地走上講台。只那一次,就把學生給鎮住了!當初那麼頑劣的學生,最後竟被母親教得愛上了學習。問到母親那班上的學生有多“壞”時,母親笑着說:“不是‘壞’,是淘氣,因為他們很活躍,特別聰明。”母親就是這樣,輕描淡寫就迴避了學生的刁鑽發難,一心巧妙地維護着學生的尊嚴。
母親常說,對待孩子要尊重,萬萬不可傷害孩子的自尊,要多引導、表揚和鼓勵。現在人們都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很少有人能一直這樣做下去,我也一樣,孩子調皮搗蛋時難免會發脾氣。而母親卻真的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退休后,母親幫我和姐姐帶孩子,兩個孩子都和她最親,因為他們總能在姥姥那裡得到很多的表揚,不用打一下,孩子們照樣非常聽她的話。我們常開玩笑說在母親眼裡全都是“好孩子”,母親認同,卻並非沒有原則,而是自有她的道理:沒有壞孩子,只有教育不當的家長和老師。
讀書時,母親曾教我學知識,育我做人,如今,她又為同樣身為母親的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在母親的影響之下,我愈發懂得要用讚許、肯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成長中的任何進步,同樣,也要用寬厚仁愛的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錯誤。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來證明讚美的力量:同樣的兩瓶水,每天都對其中的一瓶反覆責罵甚至詛咒,卻對另一瓶水讚美表揚,一段時間之後,受責罵的水先變渾濁,最終發臭,而受讚美的水卻滿富生機,清澈明凈。水如此,孩子亦會如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扮演好這個重要的角色,很多身為父母的人卻並未仔細考慮過。或許我們可以從今天起,從這一秒開始,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如天使般純真的孩子,從他們的調皮破壞中看到聰穎的潛能,多給他們支持與肯定,讓孩子在鼓勵中進步,在稱讚中提升跨越。
這,才真正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初一:郭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