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我替學生們說的。“深情獻母校”的六年級大隊活動結束了,我只有累的感覺,而這種累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學生沒有“深情”,也“獻”不出深情,可以說這有點一廂情願的味道。若真有深情,那也只是個別的。“母校”,應該是六年一貫地生活和學習的地方,“老師”,是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朋友,在數年的教學、交往中才能建起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樣的活動還是不夠深情,也達不到深情的。原因很多。首先,這個新興的校區,原來是一所完小的新校園,稱為“柯北一小”,在納入我集團以後,成了小班實驗基地,但班級里還是達不到現代化的設施,配備的是完小級的硬件。兩年的學習生活,正是這個校區處在不斷磨合、發展的過程,不少問題是在邊做邊改之中,學生並不滿意於這個樣子,從日常的升旗、出操,到各種規章制度、秩序管理等,都在一步步地修整。而且,這僅僅兩年的時間要想“深情”是不實在的,時間是最能讓人產生感情的東西,相比之下,曾在完小讀了幾年的原來的學生就有着較為深厚的感情了。其次,學生在這兩年中沒有什麼深刻印象的東西,他們喜歡的活動很少,總是為著應付各種名目繁多的學校活動而機械地去做。政治性的東西、應付性的東西、規範性的東西太多,沒有幾樣是能讓學生在心靈上留下烙印的。還有,學生在校總是覺着管得太嚴、規矩太多、太拘束,學得太累,童真太少。這也是中國教育的普遍現象,他們無法想像中學里會是什麼樣子,但總覺得自己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自己自由自在的空閑不多了。他們所接觸到的就是那麼枯燥的東西,靈動的太少,唯有的快樂大概就是和同學打鬧了。再看看畢業的學生,大概是生源的關係,或還有環境的關係,總覺得孩子們太世俗化、社會化,對一些事情看得開,也想得開,不是沒有情誼,而是不想有情誼,表現着不應有的錯誤的成熟。六一節學校發的礦泉水,有很多喝都沒喝過就被扔掉,就連新發的作為留念筆記本也有人隨意亂丟,進了垃圾桶的、無人認領的都有。這次活動在二樓的大廳里,由於迴音大,音響又不好,學生的吵鬧聲便更煩人,我的心累在這樣的噪音里,總希望他們能安安靜靜地看別人表演,鴉雀無聲地傾聽別人的講話,但嘀咕聲還是不斷,每個班都有那麼幾個紀律差的學生在吵,班主任也是聽之任之的態度,我對自己班的同學不能姑息,但他們皮得很,也不知是哪來的如此表現,大概以為自己長大了,可以脫離這個學校了,可以不受拘束了吧?有三個男生將系在脖子上的三根紅領巾全都打在一起,當我走過去時,三個人解也解不開,三個腦袋就這樣在扯,還嘻笑得很。我只靜靜地看着他們,直到他們套出。我在想:為什麼自由和紀律如此難以統一呢?為什麼總會在該有紀律的時候太自由而該自由的時候又不知如何自由呢?如果我是他們,對這樣的活動,對“深情獻母校”的場面,我也不知拿什麼獻給你了。實在的,他們想不出來,我也替他們想不出來,老師的教育被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老師的奉獻被當作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的認為是老師自己在撈取名利。相反的,他們還記着的是你在什麼時候如何批評過他,如何將他留下來補習,害得他回家挨罵,等等,心中的不快早已將僅有的一點感謝埋沒。或許是我太悲觀的緣故,也或許是我不解人情的緣故,那一刻,我和其他幾位班主任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送我幾張卡片,這還是我們要求每個學生做的,可以送給老師或同學的。幾張或稚或真的卡,我不想說什麼,只覺得這是幾個還對我心存感念的學生。隨着學生的長大,我越來越看得開了,我也不會去羨慕人家學生對老師有多麼情深意重,只要我自己問心無愧,只要我為他們盡心了,也就可以笑對人生了。教育,或者批評,甚至指責,都會給他們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他們是提不起精神來愛你的,班主任,是他們心中一個有點害怕而又有點討厭的人,這是普遍存在的規律,至少對中國的大多數孩子來說是這樣的,只有在以後的學生生涯中他們才會偶爾想起你的好來,你的每一滴心血化成的思想流灌在他們心裡,他們還能感受到,便湧起一股暖流。我想說,不論你懷揣怎樣的理想,不論母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不論你為母校留下了什麼,在這片熱土上,都曾回蕩着你的歡聲笑語,鐫刻了你的煩惱憂愁,更有那麼幾位老師為你們而苦惱,而快樂,曾那麼熱烈地充滿着對你們的希望和期待。最後,祝願每一位即將畢業的同學在今後的道路上揚帆遠航,取得一次次更大的成功,寫出人生的精彩。
.........................初一:何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