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着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亻去)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令世人震驚的樓蘭古城。
樓蘭原是一個隨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過發現的樓蘭古墓及羅布泊地區發現的大量細石器表明樓蘭人本為游牧人,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的商業往來與日俱增,給樓蘭經濟帶來空前的繁榮,域外文明尤其是漢文明傳入樓蘭才加速了樓蘭人發展城市文明。
歷史上,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州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卻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願將腰下劍,直為暫樓蘭”的詩句。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要城鎮,為什麼在公元3世紀后迅速地退出歷史舞台,這是一個至今還沒有真正解開的謎。從樓蘭遺址發掘出的文物震驚了世界,其中有珍貴的晉代手抄《戰國策》,考古工作者還在樓蘭墓葬群中發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經測定距今已有3000年,乾屍衣飾完整,面目清秀,定名為“樓蘭美女”,其他文物有做工精細的漢錦,還有漢五銖錢、貴霜王國錢幣、唐代錢幣、漢文和會盧文殘簡等。
樓蘭古城四周的牆垣,多處已經坍塌,只剩下斷斷續續牆垣孤伶伶地站立着。城區呈正方形,面積約十萬的平方米。樓蘭全景曠古凝重,城內破敗的建築遺址了無生機,顯得格外蒼涼、悲壯。
樓蘭城四面環水,彷彿置於粼粼波光里,一條寬而深的運河將城分成兩部分,城東北是佛塔、寺院,城西南是官署、居民區。樓蘭國前期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樓蘭城,在絲綢古道上盛極一時。我國歷史上古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樓蘭道”,從敦煌之西的玉門關或陽關,越三隴沙,過阿齊克谷地和白龍堆,經土垠抵樓蘭古城,沿孔雀河岸至西域腹地,成為連接內地與西域最便捷的通道。在當時,樓蘭是交通咽侯,是塔里木盆地東端的十字路口,從此向西,向南、向北可通向西域全境,形成交通網絡。樓蘭便成為整個西域的交通樞紐。
樓蘭城周圍有一些佛塔、烽燧等遺址、遺迹和古墓,出土有漢、唐代古錢幣,絲、毛織品殘件,漆器、木器、玉器、耳環以及玻璃器皿碎片等珍貴文物。
從敦煌出發經玉門關,沿漢代長城到今日新疆的羅布泊,是絲綢古道上令人憧憬而又神秘莫測的地方,因為這裡有一座在沙漠下沉睡了1500多年的古城樓蘭。直到1900年,瑞典著名的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羅布泊考察時意外發現,才使這座為黃沙掩埋了15個世紀的古城重見天日,為世人所知。
1894年,斯文赫定第一次來到中國新疆。此後,在長達40年的考古探索中,他曾經數十次叩問了古城、古迹,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探險就是他在羅布泊地區發現了樓蘭古城。
斯文赫定和他的助手們在古城周圍進行了考察並在城內進行了7天強盜式的發掘,取得了重要的收穫:大量的錢幣、器皿、陶器、糧食、36件寫有漢字的文書,還有竹簡抄本、絲織品和幾支毛筆等珍貴文物。出土文書中出現了一個歷史學家熟悉的地名——樓蘭。一些文書手稿還提供了這個衛戌城市令人感到新奇、親切的生活畫面,發現的木簡和文書有豐富的內容,如對逃稅者的懲罰、學童們所塗寫的九乘九等於幾的潦草的筆跡等都有記錄。斯文赫定夢想不到的考古發現與中國典籍相吻合,使這個神秘的古城為人所矚目。
斯文赫定發現的古城和被盜掘出來的文物轟動了考古界和歷史學界,接踵而來的是英國人斯坦因、美國人亨臣頓、日本人桔瑞超等。他們從這個“自由天地”掠走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文物,給樓蘭古城造成嚴重的破壞。
樓蘭城在被發現后的半個世紀中,隨着沙漠的變幻,時隱時現,被人們稱之為“幽靈城”。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來到羅布泊的北岸,因大水阻擋未能到達樓蘭,僅在羅布泊周圍進行調查考察,寫成了《羅布泊淖爾考察記》。
根據幾次對樓蘭地區初步的考察和發掘,人們發現樓蘭城是一座邊長約330米的土城,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城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樓蘭遺址及其周圍出土了大量的絲綢、毛、麻、錦、絹等織品,還有漁獵工具、兵器、玉器、木漆容器、日用品和漢晉時各種中外古錢幣。
樓蘭古城周圍還有不少古墓,時間從距今3800年的新石器時代到兩漢,由於樓蘭地區氣候乾燥,文物和少數屍體保存至今仍然十分完好。
1980年,考古隊在樓蘭古城西北和西南,發現了成片乾枯的胡楊樹林,根據這一發現和以往的考察發掘,人們可以設想出一幅古樓蘭興衰的歷史畫卷:
在史前時期的新石器時代,一個游牧的部落從中亞越過今天的中蘇邊境的高山,向東遷徙,他們來到了今天的樓蘭地區。在當時,這裡氣候濕潤,植物繁茂,孔雀河與車爾巨河都匯入水量充沛的塔里木河,然後經庫魯克河在這裡注入羅布泊。今天乾涸了的羅布泊當時卻是湖水充沛,水面開闊,岸上棲息着無數野鵝、野鴨、野鴿等水鳥,成群的野駱駝、黃羊居住在羅布泊周圍的草原。經過長途跋涉已經疲倦的人們不想再離開這片綠洲了,他們建立了村落,從事畜牧和漁獵生產。這就是最初的樓蘭。
到了漢代,樓蘭作為交通樞紐,吸收了東西方的文化,很快地繁榮起來,成為絲路上一個具有高度商業文明的古城。
樓蘭古城的繁榮,使它的人口迅速增長,人類的各種活動破壞了這裡的環境,綠洲逐漸縮小,人們已經感到沙漠的威脅,南北朝時期,由於塔里木河的改道,樓蘭人賴以生存的水源斷絕了,他們不得不離開這世代居住的地方。隨着樓蘭城被黃沙掩埋,古城從史籍上消失了。
一探樓蘭 標籤:樓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