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在山路上盤旋着,山上煙霧繚繞,時不時的讓人感到冷。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總算到了目的地,過了隧道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那裡的空氣更加清新了。我們先去書陽鎮的田螺坑,據說田螺姑娘的故事就在這流傳,我們在觀景台上領略到了“四菜一湯。”瞧:我拍下的照片吧!四個圓形的土樓圍着一個方形。
之後我們還去看了歷經七百年風風雨雨的裕昌樓。裕昌樓也被人稱為了東倒西歪樓。它是一個很大的圓形的土樓,共五層。主體是土做的。 進了土樓,我發現土樓的路是用圓圓的青鵝卵石鋪成的,石子的表面很光滑。走廊是用很粗的杉木做成的。 土樓里還住着很多人呢。他們在門口擺着許多紀念品做買賣,還有一些老人坐在自做的竹椅上納涼。我還參觀了他們的廚房,跟我們的大不一樣。抬頭仰望天空,土樓就像一口井,我們都像一隻一隻的井底之!
“土樓為什麼要建這個樣子呢?”我很好奇。
嚮導簡老師回答:“因為那時候有倭寇,土樓是為了防止倭寇的入侵。還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還有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的特點。我們的祖宗利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這麼大的土樓,多不容易啊!”
“土樓為什麼歷經幾百年風風雨雨仍然不倒呢?”
簡老師說:“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杉木等……可堅固了!”
我們還參觀了好幾處的土樓,各有各的特色。我們百看不厭。
接着我們來到了高山水鄉——塔下村!塔下村位於書洋鎮,不大的村子中間,這裡有清澈的山間溪流,猶如玉帶,蜿蜒在山坳里;沿河溪而建的土樓有方、有圓,坐落在河溪兩岸。山村小屋層層疊加,錯落有致;古橋架通兩岸村落,走在溪邊,彷彿遊玩在“江南水鄉”,忽然又在夢境;村后的山峰好比蘇州的假山,更比假山雄壯!家門口的村民、嬉戲小童、懶洋洋的動物、河流里的小魚等,遊人好象走在油畫里似的,流連忘返不歸鬧市!
塔下村是一個客家人的村落,全村姓張,早年不少人“下南洋”,主要是去泰國和緬甸。事業有成后,回鄉鋪路搭橋,光耀門楣,因此不大的塔下村卻有5座形態各異的橋。進村的3公里的柏油路,也是華僑捐建的。
山坡上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氏家廟——德遠堂,始建於明朝,清乾隆25年重修。門前樹立着歷代功德、名人旗杆!褒揚了祖輩們重學和厚德的優良傳統。暢遊之餘,不禁懷念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更有白居易“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中”的超凡脫世感覺!
土樓 標籤:土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