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靜?也許,始終靜不下心來,始終無法讓自己的心風平一些,浪靜一點,想了許多,可依舊像一隻不安分的小鳥找不到一棵棲息的樹。靜,最初接觸這個詞,是從李白的詩《靜夜思》讀到的。那大概還是我四五歲的時候吧。只記得一個月光,有霜,冷冷的清晨,街道上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昏暗的路燈拉出兩個長長的人影,“孩子,看到嗎,地上有霜,冰一樣的東西。媽媽教你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很好的名字。’床前明月光……‘ “剛才還有些膽怯、害怕的我,現在心己快活地沉了下去。靜靜狹長的街道中有一個小男孩在學誦唐詩。他在與《靜夜思》對話……靜,是一種景緻,是一種氛圍。我的外婆家原來是一個安靜的地方,那種老式的庭院、有閣樓、有天井的大房子。一二年級時,我就住在外婆家。那是一段清清靜靜的日子,爬上閣樓,打開窗戶,能看到那片天,那棵院子里的大樹,那一幢幢和外婆家差不多的大房子。秋天放學的日子,坐在窗台上,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窗檯被鍍上了一層有些紅;又有些金黃的色彩。天空變得十分純凈、透明,沒有雲,我會想起西藏的藍顏色。有時也會排成‘一’字。有瓦片的大房子一幢連着一幢,忽高忽低,瓦片一層疊着一層,忽左忽右,排得錯落有致,很漂亮。視線落在大樹上,院子孤零零的,地上鋪着落葉,太陽的餘暉灑在落葉上,一種黃昏的燦爛的金黃色現了出來。秋風不經意地一吹,樹枝間”沙沙“幾聲,又有幾個孩子要遠行了。這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泰戈爾的詩。靜是一種美,是一種意境。後來,我們搬家了。我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外面的天空變小了,屬於我的世界卻變大了。關上門,我畫我愛畫的漫畫,寫我愛寫的字,讀我愛讀的書。夜很深了,我會伏在寫字桌前專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什麽也不做,看着對面樓上惟一亮着的燈發獃。我恍惚把自己的心捧進一台大鐘,鍾走得很紮實。我的心跟着鍾一齊跳,學着鍾那樣的一絲不苟。我,只干一件事,我把自己的心放進一個寫着自己名字的漂亮的玻璃瓶子里。看着玻璃瓶壁上的水滴流到瓶底,然後在上面塗鴉,玻璃瓶里有一個屬於我的世界。我與原本屬於自己的世界擁抱,只聽得是最初的心跳。靜,是一種心境,一種思維。其實,我是一個不安靜的人,但我喜歡日子平靜地過,時間安靜地走,我喜歡夜晚星與月亮的寧靜,秋天傍晚夕陽西下的恬靜。我覺得靜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是對周圍事物的態度。更是一種思想,它需要慢慢發掘,靜靜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