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時候,我便知道有一個著名的文人,叫做老舍,也知道他所寫的諸如《駱駝祥子》、《茶館》這樣的如雷貫耳的作品。然而如許多小學生一樣,我一直沒有機會去了解和感受老舍這樣一個人,也沒有去讀過他任何一部長篇作品,讀過的都是一些他寫的小文章,要麼是在看文集時偶爾翻到,要麼則是在課文和試卷上碰到,以至於我對他那點少得可憐的了解也都是被動獲得的。甚至我原來就讀的學校幾乎是以前老舍的鄰居,我也從來不曾踏入那一間小屋,去近距離真實的感受這個叫做老舍的老人。 直到最近終於有機會讓我走進老舍舊居,去真正的認識他。 當我踏入那個明亮的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牆上展示的一副副黑白照片,和一旁大段的文字註解。整個房間都非常空蕩,屋內是被後人重新翻修過的,儼然一座現代公寓,老舍的氣息已經蕩然無存,這一點令我不免有些失望。 細讀牆上一條條老舍的介紹,從他比我還年幼到他臨終之前,我深刻感受到這位差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萬人景仰的大文豪,彷彿就是一位普通的老爺爺,平和且慈眉善目。每天可以養些花草魚蟲而可以不用關心其它的凡塵俗世。可這也只是表象,從知道他臨終曲折的故事開始,我便開始一直對他產生了一種敬畏與震驚。他不僅沒有像巴金、冰心這些與他同輩的文人一樣長壽,不過早悲慘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臨終前產生的這種極端而決絕的想法,以及與之對應的行動好像是在對當時社會的瘋狂發出無聲的抵抗。而他的這個震驚所有人的做法也導致他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有許多人說他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原來能夠登上他在事業上最高的領獎台,卻因為他一時的懦弱被擊碎了。而我在品嘗回味了老舍的一生后,卻認為他最後這一決定雖對他本人而言不是聰明的決定,而他作為文革運動中第一個以這種方式犧牲的人,卻對文革有着重要的影響。他代表了當時的一大批學者藝術家們對文化大革命的深惡痛絕。 在老舍舊居慢慢徘徊到實物區外,看見那個小房間里擺設的簡單傢具,我彷彿看到了當年老舍坐在書桌前,用凍僵的手勉強握住筆在紙上奮筆疾書的模樣。直到那一刻我才深刻感覺到這位舒姓老人懷着信念在這裡生活了三年,並使他的一切在這裡根深蒂固,繼續被我們這些後輩瞻仰着。 有人說老舍的文章總是平和的,不會傷到任何一位讀者的自尊心,而只有他自己明白這些平和下面,社會真正的面目,並不是如此慈祥的。 套用一位譯者形容杜拉斯的話來描述老舍,那便是:他做為一個人,每個人可能都有種種不同的看法,而作為一個作家,一個文人,老舍的魅力是不會磨滅的,是不朽的。
一座老屋一個老人一段人生——觀“老舍舊居”有感 標籤:一個老人作文 那個老人作文 一個老師作文 好人一生平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