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農村,在我們成長的和生活的農村,約定俗成的就是家庭以兒子為主。
這個主表現在方方面面:兒子出生了,一家人歡天喜地,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閃了一下子,更有甚者,家人對女兒不理不睬,對兒子倍加珍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吃的好東西都是先給兒子,再給女兒,在供給上學的時候,也是先讓兒子上夠,女兒上不上的都中;到了孩子結婚的時候,兒子的房子等一切家用,都給置辦齊全,女兒呢,就是隨便打發了算完兒。這是在困難的時候養成的人們對兒女的習慣做法。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女兒的價值越來越肯定了,尤其是在養老方面,女兒心細,女兒貼心,女兒伺候的好,就讓女兒伺候吧。
於是在一些人家就出現了女兒養老的現象。尤其是那些家庭條件好一些的人家,男孩子負責拿錢,女兒負責伺候了。
因為他們的父母當年就是重點培養兒子,把兒子送到了大城市,娶了媳婦也是外地的女兒,自然家庭條件比咱農村好,當時父母就希望兒子過上好的生活,不用自己擔心就行,也沒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可是一天也沒有和自己相處的兒媳婦又怎麼能夠容得下年老的公婆和自己共處一室呢?此時此刻的父母還真是到了離了兒子不能生活的地步,難老的小便滴答在坐便器外面,弄得個衛生間騷氣不斷,女老的更是小便失禁,那個褲襠就沒有乾的時候,還總是坐着做着,坐在沙發上濕了沙發,坐在床上濕了床,那騷氣滿屋子瀰漫。他們大便乾結是經常便飯,不願意用開塞露和麻仁潤腸丸,憋厲害了就用手摳,摳的手沒戲就不得不扶着牆和把手站起來走,於是牆上和把手上都是屎,就這樣他們還不忘記都廚房看看,弄不弄給孩子做點吃的,可誰知道,當兒小媳婦和女婿發現了牆上和把手上,甚至飯笸籮上有屎的時候,他們就不願老人在家裡了,就希望老人去別的姊妹家裡,因為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老人臟,而不是老人拉不出屎的難過和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還想着孩子吃喝,他們就是不願意老人在自己的家裡了。
可是老人們害怕寂寞,他們大小便失禁,他們吃飯不能自己做了。這時候的兒子也不會伺候人,因為小時候有老的伺候,成了家又有老婆伺候,現在老了更不會伺候人了,怎麼辦?只好把老人交給姊妹伺候了。
殊不知,你的姊妹也有自己的家庭,在最需要家庭支持的時候,家庭沒有支持,在自己老了的時候,家人又把老人交給這些個女子沒伺候,你說他們委屈不委屈?她們的體力也不支了,她們的精力也不行了,她們需要自己保護自己了,可是孩子又有了孩子,女人又得她們伺候,老公還在職場需要理解和支持。
這些個退了休了女人呀,實在是太累了!
家裡的兄弟們,不要把責任推給你的姐姐妹妹了,她們確實做的已經夠多了,小時候讓着你,爹媽把好的物件和機會都給了你們,她們都是用了你們剩下的,大了成家了,沒有爹媽的幫助過起了自己的日子,現在老了老了,你們再把個老人退給他們,實在是也沒法子的事。難道就一輩子讓姐姐妹妹讓着你們嗎?
最好的辦法是相互體諒,讓老人依靠一個兒子,那些個女子們時不時的兒子家陪伴老人,這樣還是兒子養老為主,兒子提供住所,和老人住在一起,女兒來家裡伺候老人。
我說的這些人,你不要覺得他們不孝順,其實這是些很孝順的兒女才這樣做的,他們能夠相互推諉,最終還是為了老人好,希望老人晚年有個人照應着,陪着,伺候着。而不是拿上錢就把老人送養老院里,不聞不問,而是想方設法把老人養好的,值得點贊的孩子們。
只所以糾結就是糾結在了不該負主要責任的現在被迫負了主要責任,不需要錢的時候,老人和兄弟們帶着錢來了,並且給自己安排了活兒,自己的體力不支了,自己的精力不夠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開始呵護自己了,自己又來了活了。
想一想,這所以糾結,還是在大家的愛中難以平衡,老人的需要不多,只是陪伴,弟兄的要求不大,只是幫他們一把兒,愛人的痛愛也不是嫌棄老人,就是從家人那裡爭奪你的愛,孩子嗎,他們將來就懂得了。
挺一挺自己就不糾結了,挺一挺,老人就幸福了,挺一挺兄弟們就解脫了,挺一挺愛人就支持了,挺一挺孩子就理解了。
因為你們讓老人享天倫之樂,你們的作為對你們的孩子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等你們老了他們也會像你們一樣陪伴你們,因為你們的孝敬才保證了老人能夠沒有得上你還的疾病,才保證了老人活到八九十歲,想一想那些個五六十歲都得了重病走了的老人該是多麼的悲催;那些個將老人送了養老院的人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堅持住,退了休的女人,好好的伺候自己的父母!勞神勞身,但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