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踏上那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國度,就一直為那迥異於中國的加拿大文化所着迷。 經過半個月的漫長等待,我終於盼來了在加拿大的第一個節日——Easter。過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我,初次體驗這充滿着西方文化特色的神聖節日,更是激動不已。 我以為這復活節會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呢!其實不然,這兒的復活節沒有狂歡的活動,沒有大型的音樂會,也沒有壯觀的大遊行。我的住家也沒什麼外出活動,只是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復活節大餐。我可不願就這樣浪費掉這麼好的機會。一吃完飯,我就乘公交車去往市中心——那是全維多利亞最繁華熱鬧的地區。到了這兒,我才明白——加拿大的復活節可不像德國的啤酒節,他們的慶祝是較為含蓄的,需要你去仔細觀察。香醇的巧克力蛋、精美的賀卡、美味的火雞還有孩童那無比天真的歡笑聲,一切的一切都藏在櫥窗里、商店裡、大街旁。我還去了教堂,那神聖的氣氛讓人感到平靜、安心。坐滿教堂的基督徒手捧聖經,吟唱聖歌,用心中的所有歡樂去慶祝耶穌的復活。 加拿大是一個注重自由和人性化的國家,我在加拿大的三個半月里,隨時隨地都能感受的到。我就舉一個最簡單,最平常的例子吧。看過今年第12期《讀者》的同學應該知道,書中的一篇文章《碎看西洋》里說道過這“公交車的人性化設計”。這所謂的人性化設計其實非常簡單:有的在兩旁的車窗邊上各裝上一根黃色的繩子,有的在柱子上裝上一個按鈕,如果你想要下車了,只要在到站前拉一下繩子或按一下按鈕就行了。因為當司機聽到你給出的“丁”的一聲訊號,就知道你要下車了。如果只是這一點的話還不至於讚歎,加拿大的所有公交車都設有“老弱病殘專座”,青年人和成年人只要見了殘疾人或老年人都會主動起身讓座,其實如果你不讓座,會被司機趕下車的。而那些推着嬰兒車的媽媽們和坐輪椅的殘疾人要想到較遠的地方去,但不想自己徒步過去,那該怎麼辦呢?對此,加拿大的公交車又可以一展身手了。大部分在主要道路上行駛的公交車都設有一種機器,它可以由內而外從車內翻出一塊板來,讓他們得以上車去往目的地。 雖然加拿大沒有像英國一樣規規矩矩的紳士禮節,但是處處都能體會到一種獨特的“美洲式”規矩。只是在馬路上,就能體現出來一種車與人之間的禮貌。人們絕對不會闖紅燈,而車輛肯定會讓過馬路的行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百年傳統使交通事故少到只有國內的一半左右。 加拿大的生活是絕對的輕鬆,先不說他們的學習生活,就連這裡的職業都是很輕鬆的。照我住家媽媽的一句話說,就是“加拿大人工作時攤在扶手椅里,美國人工作時湊在電腦屏幕前。” 加拿大還有更多特色文化呢!我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一一道來。要想知道更多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去體驗,說不定你還能發現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