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裡無聊地翻着小學時的課文,一篇三年級的名叫《烏塔》的課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講的是一個小姑娘環遊世界的故事。
文中的主人公烏塔只不過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就有膽量獨自一人遊歷整個歐洲,不帶任何補助費,環遊整個歐洲,都靠打工賺錢。烏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從這可以看出,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很強的,烏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養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的。
反過來看看我自己,一個13歲的大男孩了,雖然比她小一歲,但還沒有過獨自出遠門的經歷,而我的父母,雖然也鼓勵我獨自出遠門,但他們說要等我大一點后。
通過這一對比,我和烏塔、我父母和烏塔父母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我父母和烏塔父母雖然只有對於年齡上的觀念不一樣,但是父母對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事無巨細的干涉,所有事情幾乎都要過問,我都要煩死了。
他們這樣對我的原因,無非就是一種關愛,怕我受到傷害。但是我想說,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的關心,但由於你們對我過於地干涉,讓我失去了自主意識,缺少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讓我變得懶惰。
你們要知道,雛鳥在學會飛行前經歷了無數次摔下、無數次骨折,才會飛,小樹在成長時經歷了無數次風雨的打擊,才成為大樹。陽台上的花盆裡是長不出參天大樹、鳥籠里的金絲雀飛不到蔚藍的天空,在溫室里長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賞,是經不住風吹雨打的。
你們應該培養我做一隻雄鷹、一棵蒼松,我要像烏塔學習,做一隻翱翔與天際的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