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語文
學語文沒什麼捷徑可走,首先是有興趣,然後就是多讀書、肯思考、勤寫作,這樣,語文就一定能學好。
閱讀是語文學習之本,它可以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閱讀什麼?小說、詩歌、散文、古詩文、甚至笑話都可以,什麼都可以讀,讀多了,興趣就有了,閱讀的習慣也養成了。推薦同學們讀讀梁實秋的散文,語言精練,詼諧幽默。第二步就要增加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經典文本,必須多讀,古今中外,大家名家,多多益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就不錯,每篇都不長,但無論文筆還是思想,都值得揣摩。古詩文的閱讀更要重視,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捕蛇者說》,學回寫議論文;讀《徐文長傳》,學會寫人物傳記;讀《賣柑者言》,學會寫寓言。在古詩文的閱讀時,盡量採取自學,讀多了,讀古文容易了,背誦也就簡單了。閱讀時,適當地摘抄好詞好句,做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閱讀很重要,但思考更重要。閱讀過程中的想法、體會、認識經過認真思考,寫成隨筆,表達出來,寫作的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寫的時候要一氣呵成,不必在乎形式、長短(例如,我有的時候寫成詩,有的時候寫成詞,有的時候寫成散文)。
葉聖陶先生的長子葉至善稱,葉老先生從不給他們講授寫作方法,只要求多讀書;書讀多了,有感覺,於是落筆為文。文章寫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寫作能力逐漸提升。
語文不是僵死的語言文字,不是純粹的理論知識,它是和生活和生命緊密相連的,語文就是生活。陸遊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所以,一次演講,一部電影,一次旅遊,一杯茶,都是語文學習。每節語文課上的聽音樂寫感想就是最好的片段練習。但是學習一定要用心,敷衍了事,肯定學不好。
我以前總認為語文考試以課外內容為主,翻來覆去的研習課本沒有多大用處,課本學不學好不重要,不需要全力投入。殊不知,考試是以知識的牽移和運用為重點的。教科書雖不等於全部的出題內容,但卻是個範本,是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學到知識規律是重點。許多看似很難的課外閱讀考的內容理解和語言賞析用的方法都是課內學過的,只要熟練掌握方法,就能在考試中應付自如。
語文無法突擊。語文學習的特點是慢熱、恆溫,主要靠平日長期積累。所以學習語文不能急,也別想惡補。
說到底,語文就是生活。光是讀書不行,還要思考,光是讀書和思考,還不行,還要表達和交流,光是讀書、思考、表達和交流還不行,還要生活,要體驗,要踐行。生活是最好的語文課。
初二:碎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