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讀到清代著名詩人馮景淵的這首《夜渡河》時,這首詩就如同一支悠揚纏綿的歌伴着我的思緒輕輕地飄向那秀色可餐的湄江河畔。
湄潭是個好地方,依山伴水,整個小城都被一條彎彎曲曲的湄江河環繞着。湄江河邊又是那青青翠翠的茶山,大自然賦予了湄潭獨特而又具有風韻的美,讓我為自己有如此美麗的家鄉而感到自豪。特別是那讓眾多文人雅客讚不絕口的茶山,更讓我倍感自豪,自幼生活在湄潭,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熟悉,那種濃濃的眷戀之情便油然而生。夏天,幾個夥伴在深深的茶海中“暢遊”,我們沐浴着溫暖的陽光,盡情的唱啊。游啊。瘋啊。那種感覺至今都回味無窮。黃昏時分,躺在那軟軟的“海灘”上,任落日的餘輝盡情的撒在我們的身上,這時,起了一陣風,於是,一層層漣漪慢慢地在“海”面上散開來,散開來。我們聞着淡淡的茶香,看着滿山的美景,鈴兒般的笑聲也隨風飄向遠方。
湄江河畔流傳着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湄潭”着個名字也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仙人張三丰曾經肩挑兩壇酒,騰雲駕霧在空中行走,路過湄潭時,他頓時被湄潭的美麗風光所深深吸引住了,於是一不小心,肩上的酒罈就從天上掉下來了,所以這裡便稱之為“湄潭”。
張三丰也為湄潭人民帶來福音,以前湄潭沒有橋,他就造了一座七星橋,至今,七星橋還掛着他的寶劍呢!
湄潭除了有動人的傳說,還有許多優美的景色,除了剛才介紹的茶山,還有一座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文廟,下面,我就帶大家去參觀一下吧!
湄潭文廟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明天啟二年及清咸豐九年,文廟曾兩次毀於戰亂,又兩度重修,光緒四年,城鄉民眾募銀上漆飾金方使其“畫棟雕梁,流光溢彩,美崙美奐”。湄潭文廟及左側的文昌宮。東方院,堪稱湄城高尚文化的象徵。
20世紀40年代前,文廟先後成為民教館,國民黨縣黨部及縣參議會所在地,1940年初至1946年9月,西遷湄潭的浙江大學借文廟辦學7年之久。建國后,文廟欞星門以下改建成縣政府大樓。1984年夏,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的浙大校友參觀了當年浙大辦學舊址后,建議修復湄潭文廟,使之成為浙大辦學紀念館。此意見得到貴州省和湄潭縣政府以及文管部門的高度重視。1990年夏天,文廟維修工程竣工。修復后的文廟,基本上保持了舊時風貌,同年7月“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在修茸一新的湄潭文廟隆重揭幕。至2005年初,陳列館接待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和學者及旅遊者數十萬人次,這段“文軍長征”的歷史通過文廟,為更多的人所傳頌,也在湄潭的史頁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時過16餘年,浙江大學與湄潭政府再度攜手,對陳列館進行重新布置。2005年6月15日,“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重新開館。一幅完整的“文軍長征”歷史長卷再現在人們面前。
這些都只是湄潭的一小部分,湄潭還有色彩美崙,清香濃郁,久吃不厭的美食;還有風景如畫的湄江水庫;景色秀麗的玉山鳳起;湄潭還是聞名遠揚的湄窖酒盛產地;“十里桃花香,人在畫中游”也就是講那別具一番風韻的桃花溪;還有一個世上最大的茶壺坐落在湄潭。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的湄潭老鄉,我代表千千萬萬的湄潭人歡迎大家來湄潭。
兩水夾流顛倒過
農人隔岸唱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