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景,那人
桃園鎮初級中學 董海燕
我生在桃園,長在桃園,愛家鄉,更愛桃園。
——題記
桃園是我生我養我的地方,在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月明風清鶯歌燕舞,能看見那從未見過的漫山遍野的綠色,呼吸着從未體驗過的夾着太多水汽的空氣,那山,那景,那人一切都神秘而美麗。
山
從未見過這麼多的山,這麼多的綠。放眼望去,那山層層疊疊,曲曲折折,那綠青翠欲滴,生機盎然。此時我卻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怕自己的拙筆,有損景色的美。
這裡的山雖然沒有泰山的雄偉,峨眉山的秀麗,廬山的清奇,卻有無數層巒疊嶂的山峰,頓時與眾不同,在岩石縫的中間生長着無限生機。
登上頂峰,春風拂面,讓人不禁發出讚歎:“如似仙境何處有,不羨天堂不羨仙!”
景
家鄉的早晨是甜甜的,我貪婪的吮吸着藍天下清新的空氣。輕霧中所蘊含的靜謐,讓人不忍去精破它。晨風中帶着一股光陰的流動。
村道上的野花表現着堅韌的生命力。一群只顧在山野中昂首而不願在溫室中低頭的花仙子,從粉紅到亮紫,交錯在通往田間的小路。
說道花,我們這兒最美的還是桃花。到了春天三月份,桃花漸漸開放,一片一片的桃花組成了一片的海洋,粉紅的世界。鮮艷美麗,秀麗怡人,走入桃花林,一朵朵桃花像一個個粉紅的臉蛋,向我微笑,向我揮手,散發著令人陶醉的香氣。微風一吹,桃花從樹上飄落下來,彷彿是一隻只蝴蝶在隨風飄舞,風停了下來,地上鋪滿桃花,像一條紅色的地毯。放眼望去,“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桃花真是不鬥?華不佔紅,自飛晴夜雪蒙蒙”。
人
東邊山頭上泛着一片霞光,朝陽為淳樸的小村注入了一股激昂的活力。矮矮的煙囪冒着白煙,空氣中飄蕩着飯菜香,早起的村婦已經在井邊汲水洗衣,他們純樸的微笑着,臉上的風霜映出平日勤勞刻苦,這是一幅多麼動人,多麼祥和的畫。
大街上村童在互相嬉戲,夏季人們一邊吃桃子,一邊在大樹下乘涼,如果您來我的家鄉,我們一定會給你又大又甜的桃子!
桃園的奇山,美景,一切都看不透,品3不完,寫不盡。一次寫來我只能“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開外,目瞪口呆”了。
桃園山美,景美人更美!這麼美誰能不愛桃園,不愛自己的家鄉呢?
(點評:文章用分列小標題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寫出對桃園的讚美,巧妙引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韻味,多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使語言生動優美,字裡行間滲透着對家鄉的熱愛,寫出了一個桃鄉學生的心聲。指導教師:彭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