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深秋,窗外正零亂的飄着天使的眼淚,對面的瓦檐上立着一隻濕透的鴿子。我茫然地盯着它,想理理這紛亂的思緒,想忘掉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唉!只有這濕淋淋的鴿子,似乎懂得我那濕淋淋的心。
我在演講比賽中,又落選了。竟然連決賽未進,竟然連讓更多的人評定我的機會都沒有。你也許認為這不算什麼,沒有人是常勝將軍,不值得為此小事如此。可是,你不明白……
小學的時候,我可以不謙虛的說,我很優秀。不僅學習名列前茅,而且我更驕傲的是我的朗讀。我曾多次參加演講比賽,且均取得優異的成績。每天晚上我都會捧出那紅得耀眼的榮譽證書,好好的撫一撫,聞一聞那特有的書香。
然而進入初中之後,語文老師別出心裁地搞起了課前五分鐘,並且一輪結束后,要評選出優勝者,參加學校的演講賽。同學們都群情激昂,打算在新同學、新老師面前露一手。比賽開始了,我也滿懷“雄心”,以為可以好好的練一練了。課餘時間,我一遍又一遍的往圖書館跑,查閱資料。那一段時間,我簡直快練成“飛毛腿”了。正當我滿懷信心準備殺入決賽時,同學傳給我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我落選了!
當時,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實驗中學“高手如雲”,我這顆“金子‘還未被發覺,還是”稍安毋躁’吧。於是,撫平挫敗的傷口后,我又着手於“第二次嘗試”。我躊躇滿志的準備着。那段時間,我如同發瘋一般,奔走於圖書館、教室之間,一遍遍的朗讀着我所選的演講材料。然而,我又失敗了,我又落選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的陰影籠罩着我。可是中國人那骨子裡特有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支持着我,讓我有了第三次嘗試的勇氣。
臨近期中考試,我終於殺進決賽——三選一。又一次機會刺激着我的神經。我頂着學習的壓力、時間的緊迫以及那不信任的目光,又一次參加了比賽。然而在秋雨淡淡的凄清之中,我又一次失敗了,我真的又落選了!我似乎開始懷疑我的能力了。我困惑了,我茫然了,我也無奈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哭了。媽媽疼惜地撫摩着我,沒有說一句話,她遞過一本書,然後出去了。《中國堅兒》?!這不正是我從班級圖書角借來的那本書嗎?我被感染了,被陶醉了,被鼓舞了。鴉片戰爭期間,正當西方耶穌子民已經創造了日不落神話時,而東方的紫金城卻在重重黑霧中酣睡。那腐朽,那無能,那無奈,可想而知,而中國的硬漢子卻用自己的鮮血,用自己的胸膛,用中國人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震裂了寒冬的堅冰,喚醒了中國人的良知。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他們為祖國的救亡運動獻出了生命,我的挫敗和他們的挫敗相比,何足掛齒!
我釋然了。我看着窗外,雨停了,天放晴了,彩虹出現了,它沒有言敗,因為只有彙集了地上的雨露,才會凝成天上的錦繡。
經受了風雨中的感情歷練,我終於長大了。中國人永不言敗的精神再次告訴我:只要爬起比摔倒多一次,那便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