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河,源於一段文字的回憶和牽引。芳菲四月的周末,當還是晨曦初露的時候,驅車來到依然還籠罩在一片霞光斑駁中的皖中江南---古鎮三河。
也許一個地方,無論它具有怎樣與眾不同的魅力,如果沒有記憶的留存、沒有情感的懷念、沒有那些值得一提的事或景,人或物去引起關注,也都將只是一種簡單的“存在”,只有當人的關注與活動挖掘出它的“存在”意義,才能讓它有機會鮮活起來。至少三河古鎮就是這樣引起我的關注吸引我前往的。
清晨的三河古鎮,卻已經很是熱鬧,來到古鎮景區入口處, 刻在一塊巨石上的“三縣橋”三個字首先印入眼帘。為什麼取名“三縣橋”而不取名為“三河橋”呢?河與橋在一起,似乎更合乎大自然讓萬事萬物關聯在一起的邏輯。我一邊這麼想着,一邊隨着前行的遊人隊伍,開始走進真實的三河古鎮,去尋找那些自己曾在文字的回憶中,無數次感知的那些年關於三河古鎮的那些事,以及那些年駐留在這些年古鎮那歲月痕迹。
三河古鎮的石橋
據說來到三河,如果不去“三縣橋”,等於是沒來三河。如此揚名的橋自然讓人聽了很具吸引力。“有人說三河鎮很傲氣,一個橋的就用了廬江、舒城、肥西三個縣的名字,所以自古就有‘一橋跨兩岸,雞啼鳴三縣’的說法......” 剛踏上“三縣橋”,就聽到當地一導遊正在橋上用帶着點肥西口音的普通話,正自豪地介紹着這座“三縣橋”的來歷。我一邊饒有興趣地聆聽着那位當地年輕導遊介紹着“三縣橋”又名“石橋”的來歷,一邊站在橋上欣賞着兩岸的風景。
河的兩岸垂柳青青,河的中央有幾隻小船正緩緩劃過,垂柳倒映在河中,與河裡若影若現的水草纏綿在一起,分不清是水草還是垂柳的倒影。遠處的碼頭有一隻彩色的大船,隱約從船上還傳來樂曲的聲音,船的旁邊還有三三兩兩的人不知正在河邊淘洗着什麼,碼頭邊上有幾座大約只有兩層高的小樓,從小樓那雕梁畫柱的優雅建築風格上猜測,大概就是文字里記載的古時三河人觀戲喝茶的茶樓吧?所有這一切都像在書中、在畫中、在回憶的故事裡。在那種河上有小橋,壩上有人家的現代三河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景緻中偶爾帶着點古時三河鎮商賈雲集,歌舞昇平,悠然富足的昔日繁華印記,很自然地把三河鎮的歷史與現實的風景融合為一體,讓人覺得居住和出生在這裡的人,有着一種天生不與世相爭的和諧和淡然,似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他們必須為之的,也沒有什麼是他們所必須不為之的,遠逝的古鎮歲月,似乎在過去的紛爭中也沒給這裡的人們留下太多帶有凄美和憂傷的記憶,古鎮的歷次沿革,似乎讓這裡的人們更加懂得生活在平凡、真實和從容中,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幸福。
春日的陽光潑灑在河面上,不斷斑駁着流動的河水,河面上波光粼粼。橋和站在橋上觀景的人也同這岸邊的垂柳、民居以及遠處的古茶樓、老碼頭,還有那小橋流水人家一起倒映在河中,形成色彩和內容豐富的倒影,如詩如畫。忽然發現和感知:原來倒置的人和景有時也能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也會有着一番別樣的韻味。如同這三河古鎮曾經的過往和滄桑,在人們追憶歷史的時光倒敘中,更顯得清朗如初,淡然如初,淳樸如初一樣,用它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人文景觀繼續滌盪和熏陶着時下物慾橫流的躁動與喧囂。
走下三縣橋時,離開那如詩如畫的風景竟有點不舍,不由地想起徐志摩先生在那首《再別康橋》里離別時的那般詩情畫意,頓時有了許多新的體會和理解。
三河古鎮的民居
走進古鎮三河用青石板鋪就的古巷道,一排排有着“馬頭牆”的晚清建築風格的三河民居群,便赫然進入遊人的視野。以前在烏鎮和南京的夫子廟也見過類似這種帶有雕梁畫柱的“馬頭牆”式的民居建築,只是沒有象在三河鎮見到的有這麼多,有這麼整齊成群。三河民居群統一的飛檐翹角,青磚小瓦,越發讓古樸而獨特的徽派建築群顯現出古鎮三河被譽為皖中江南的那種獨特的水鄉韻味和別樣的幽雅風格。
尤其是那些臨街的店鋪更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從店面一直向里望去,讓人覺着很像是我們通常的住宅設置,這些臨街商鋪似乎不是純粹用作經商的,很像是經商和居住混在一起的感覺。後來聽了當地一位導遊的介紹果然驗證了我的這個猜測,原來三河鎮那些臨街的商宅真的是商用與民居合在一起的,當地人所稱的第一進房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前面用作經商的地方,第二進房就是指在門面向後用作住宅的地方。
記得以前去烏鎮時也有幾家店鋪是這樣的設置,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為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而刻意裝修的,而且也僅是在那條有着林家鋪子和矛盾書屋的街道才有那麼零星的幾家,而不象這三河古鎮幾乎每一間臨街的商鋪都是很自然地將臨街的商宅分為半商半居的設置,原汁原味的民居風格,本土本色的生活習慣,沒有絲毫做作和商業謀利的成分在內,這也許是與三河人那種淡然於世的人文有關吧,所有的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親切、那麼具有生活的本色。
三河古鎮的人文
三河古鎮的巷道真的是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條巷道似乎都是相通的,這對於方向感極差的我來說,倒是個不錯的獨游之地,無論走錯了哪條巷道,繞來繞去最終都還是能繞回到想要回到的地方。整整一個上午,我最要感激的就是這種巷道的修建變通性,沒有問過一次路,沒有看過一次指示牌,而想要去的地方卻都很順利的到達了。每當這個時候我總在想:是不是這巷道相互變通的方便性,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了三河人順其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怡然自得的生活理念?
四月的陽光在正午時分,已略有些炙烤的溫度,一股炒菜的香味不知從哪個巷子里飄了出來,鑽進鼻子里,誘發了咕嚕嚕的飢餓聲。於是循着菜香飄來的方向找去,一邊搜索,一邊猜測着在那段文字里記載的那好吃的米餃、燒賣、糯米圓子、醬油茶干、三河土菜以及三河人自製的雪裡蕻、黃豆醬是不是也都在那菜香飄出的巷子里?帶着望梅止渴的希望,我開始從古鎮最繁華的商業街的人群里擠進了那條幾乎匯聚了所有三河美食的巷子里。也許是當時只顧去光顧那些色香味俱全的三河美食的緣故吧,竟忘了看巷子入口處的巷子名稱,至今仍不知那條美食巷子叫什麼名字,只是從那裡回來后,我一直稱它為“三河美食巷”。
在被我稱為“三河美食巷”里,我見到了牽引我來古鎮的那段文字里記載的所有美食,例如:炸米餃、油炸燒賣、糍糕、春卷、油炸獅子頭,米粑粑、還有特別好吃的糯米圓子。說到糯米圓子,可以說是這次去三河古鎮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那天進入美食巷后,只見巷子里的飯店一家挨着一家,各家的門前都擺滿了活蹦亂跳的蝦、游來游去的黃鱔和各式各樣很多叫不上名的魚,每一家門前都有一位招攬顧客吃飯的熱情三河人,他們操着濃重的肥西口音介紹着自家的三河土菜,每一次我只聽得懂他們說的 “某某飯店歡迎您”這幾個字里的“歡迎您”三個字,關於其它幾個字如果不看他們的招牌,是根本聽不懂,猜不出的。但是三河人的熱情好客,還是很讓人有心情、有興趣在這條充滿菜味和油煙味的巷子里“徜徉”。
離巷子入口處不遠有一家賣粽子的,冒着熱氣的粽子,散發著誘人的葦葉與糯米混在一起的香味。賣粽子的是一位正在那裡包粽子的上了年紀的老人,買粽子時,她先是問我是帶走還是就在那兒吃,然後又問我要肉粽還是蜜棗粽子,其實她問的兩句我一句都沒有聽懂,但是從她的表情和手勢上卻猜出她大概說的是這麼個意思,就告訴她說要蜜棗加糖的粽子,不要肉粽子,帶走吃。還好老人聽懂了我的回答,一邊按我的要求給我剝粽子葉,一邊還對我說肉粽子其實也很好吃。我笑着回答老人說自己認為糯米做的食物和甜的搭配,似乎更好吃一些。就在我回答老人時,一位稱老人為姑姑的中年婦女從屋裡走出來,她一手端着一小盆米飯,一手端着一碗有點象餃子餡的東西,很熱情健談地接過我的話說道:“你不是我們當地人吧?你不知道我們家的“糯米圓子”就要比那些甜糯米圓子好吃。”
糯米圓子?好像在那段記載三河鎮的文字回憶里有提到“糯米圓子”,還是鹹味的!還沒等我回答,那女子又說道:“我們家的糯米圓子,都是現吃現做,很鮮的。”現吃現做?難不成她手中端的米飯和那碗里和好的餡兒是用來做糯米圓子的?這次我又猜對了。為了看她怎樣製作糯米圓子,索性就在這家吃午飯吧,吃什麼呢?那女子把我讓進屋,三河的飯店也和臨街商鋪一樣,一鋪兩用,前面開飯店,後面是住宅。我對她說要一小份米飯,一小份三河有名的三鮮豆腐湯和一個最具三河特色的八絲小炒。那女子似乎有點驚訝於我的點菜水平,誇讚說我有眼力,我笑着如實承認自己是剛從景點發的旅遊介紹宣傳單上才學的。我們都笑了,飯前的氛圍很好,古鎮的景、古鎮的人似乎總有一種讓人感到親切而真誠的熱情,也讓來這裡遊玩的我擁有了一份輕鬆愜意的好心情。
不一會兒,剛才門前包粽子的老人拿着杯子和茶壺過來給我倒水,這讓我覺得很是不安,就算自己是在飯店消費,但我覺得讓那麼大年紀的人給自己送茶倒水的服務,還是有點受用不起。我連忙站起來接過老人手中的茶壺和杯子,老人慈祥的笑了,也沒太謙讓就把手裡的茶壺遞給了我。我問老人她們家什麼時間做糯米圓子啊?老人似乎對我的問題有點詫異,隨後笑着告訴我說她家每天都做,只要來吃飯的人點這道菜。也許是老人看出了我對製作糯米圓子的好奇心吧,接着她便建議我和她一起到店前面去看她家製作糯米圓子的過程。老人的善解人意,讓我再次感受到三河古鎮人的淳樸和善良。
來到店前見剛才那個中年女子正在那裡忙着切土豆絲,旁邊做了一半的糯米圓子擱置在另外一塊較大的面板上。我對她說不急着炒菜,不如把做了一半的糯米圓子接着做完吧。那中年女子看了看剛才包粽子的那位老人,便停下手中正在切的菜,笑着走過來開始繼續做糯米圓子了。
她先把剛才端來的糯米飯和那碗里已經被切成丁兒和絲的火腿、香菇、蝦仁、醬油茶乾和在一起,然後又放進一些事先切好的鮮肉沫,攪勻了,放在一邊。然後又舀出許多麵粉加上水揉成團狀,接着又從旁邊的面袋裡取出比剛才的麵粉要白一些的另一種麵粉,作為拍面。她告訴我這個粉是一會兒擀皮時用作拍面的(拍面是防止在把麵糰擀成皮時粘在一起的面),當地人稱為豆粉,她還捏了一點放在我手中,讓我感受一下這粉和普通麵粉的不同,我捏了捏很細膩、手感很光滑,有點像平時我們常說的澱粉。所有一切停當后,她把剛才和好的面,揪成一個一個的小麵糰,然後再擀成餃子皮狀,再用這皮包上剛才調好的餡兒,最後再滾上一層熟糯米,糯米圓子製作的整個前期流程就算完成了。我問她接下來是籠蒸還是油炸還是水煮啊?那中年女子和老人都笑了,還誇我挺懂廚房這一套。然後回答說那要看客人要什麼樣的糯米圓子了,一般都是先蒸好,大約 15—20分鐘就可以出籠了。如果客人點油炸的,把已經蒸好的再拿來炸也比較方便。說完,她拿出一套有點象北方蒸小籠包子用的籠屜,鋪上一層一層浸濕后的籠布,然後把剛才包好的所有圓子都放上去,整個糯米圓子的製作流程就全部完成了。
認真地看完這種食物的製作流程,聯想到最近剛看的,也是目前網上正熱議的那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里所介紹的 “椰絲糯米團”的做法,這兩種美食的製作方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不過一個是甜的,一個是鹹的,但是在我心裡卻總覺得三河人製作 “糯米圓子”的過程要比電視上的介紹更精緻,不知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因為“糯米圓子”的製作多了很多與人有關的細膩和溫情?
接下來我點的飯菜也陸續都上來了,正當我準備開動時,剛才那位包粽子的老人給我送來一盤她們家自製的雪裡蕻小菜和一小碗糯米圓子湯。老人笑着對滿臉意外的我說,是讓我嘗嘗她家的糯米圓子製作手藝。我不知該怎樣表達自己的心情,也許不僅僅是對老人的謝意,更多的是對在如今情薄利重的市場競爭中,居然在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還有這麼多心靈如此清澈、情感如此真摯的人。偶然的萍水相逢,三河人竟能做到如此真誠,這也讓我對三河古鎮遠近聞名的緣由有了一個新的詮釋,也許三河古鎮的聞名不僅僅是因為它有江南水鄉般的美景,最重要的是因為這裡祖祖輩輩居住着有比古鎮景色更美的三河人。
走出三河古鎮,已是下午接近黃昏的時間,晚霞中的古鎮靜謐而安詳,輕輕流淌的河水,縱橫交錯的巷道、以及取名三縣的石橋,都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就在驅車將要離開古鎮的瞬間,一種不舍和留戀竟油然而生,尤其是古鎮人時時閃現在眼前的善良微笑和他們待人真誠的眼神以及他們的熱情好客,都讓我念念不忘。在這個春天裡定格成最美、最深情的畫面,一直雋永在心裡,成為記憶中那道最美的風景!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
書於2012年5月27日拾零春日游古鎮三河瑣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