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覺走,緊拉着夢的手,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心情像風一樣自由,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跟着感覺走,讓他帶着我,希望就在不遠處等我……”,這是八十年代人們紛紛傳唱的一首流行歌曲,那優美的旋律走進了千家萬戶,我沒事也跟着瞎哼哼,卻從未品味過歌詞的意思。如今,重新翻閱這首歌,忽然感覺歌詞比旋律更打動人,“跟着感覺走,緊拉着夢的手,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可能經過這麼多年的世事多變,人海滄桑,心智有了些許成熟吧。
女人是感性動物。“感性”,字典的解釋為,“憑感官認知,由個人感情決定,以第一印象做判斷”,就像是歌詞里唱的“跟着感覺走”吧,這首歌好像專門為女性設計的。
我一路走來,好像也是在“跟着感覺走”,而且越走腳步越輕盈,越走笑容越燦爛,越走越“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開幼兒園多年,我是“跟着感覺”走到了現在。別人的幼兒園,從園長到老師全部專業化,“科班”出身。而我一直戲稱我的幼兒園是“草台班子”,。不過“草台班子”,有“草台班子”的好處,我們不拘泥於形式,沒有限制,只是用真心對孩子。每年的春秋兩季,幼兒園的廣告鋪天蓋地,從服裝攤、賣菜的、賣肉的、電線杆上,我從不跟他們湊這個熱鬧。當他們拿着招生傳單去各個路口發放時,而我卻在家裡“穩坐釣魚台”。教委領導也多次提出讓我去正規幼兒園學習一下,我都以忙為理由,搪塞掉了。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純凈、自由、想象力豐富,我可不想給他們過多的限制,給他們“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弄得跟《病梅館記》里的“病梅”似的。
對兩個孩子,從沒要求過一定考多少分,努力就行了。我是動之以情,然後曉以利害,別的就任其發展了。女兒,亭亭玉立,懂事可人,人見人誇,兒子聰明、可愛,也是人見人愛。跟孩子也不像母女、母子,而像朋友,每天說笑、打鬧。六年級時,兒子談“戀愛”了,有個家長告訴我,你可要好好管管,這可不得了,我不以為然,一笑置之。還在網上寫了一篇文章,大大的讚賞了一番。兒子把這篇文章給他們同學一一傳閱,回來說:“媽,現在你在我們同學心裡形象特別高大,他們都愛死你了”。孩子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別的全不重要。孩子的課外班也是,讓他自己選擇。
過日子也是,從不像別人那麼會精打、細算,買東西還要貨比三家,東挑西選,貌似省了幾個錢,可時間、精力加一起,也不划算。嗨,太累,受不了。我買什麼東西就直奔而去,價錢差不多,成交,又省心,又省力,還省去了不少時間,別忘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呀。雖然不會理財,天天糊裡糊塗,日子過的還很紅火,沒比別人差到哪去,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好。
讀書也如是,開始時,讀言情小說,瓊瑤的、岑凱倫的,讀了個遍,讀的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何處。後來改讀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古龍都是我的座上客。可那會上學,家長不讓看,說那些是閑書。我就半夜在被窩裡看,蒙上被子,打着手電筒,那叫一個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唉,如果把這勁頭,用在學習上,考大學也就易如反掌了。讀得多了,手有些發癢,想寫了,開始只是模仿,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然後東拼西湊。寫來寫去,真有兩篇文章在文學社上榜了,這一下讓我心花怒放,飄飄然起來,不知所以,宛如是李清照再世,哈哈哈,有些吹牛了,反正吹牛又不上稅。
“跟着感覺走,讓它帶着我,夢想的事哪裡都會有,跟着感覺走,讓它帶着我,希望就在不遠處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