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仙工作那陣,聽說千家坪的龍洞有出口,有人穿洞而出,我尋機欲往。
那天晴,約幾位朋友,從鎮政府乘車,順207省道向朝鎮坪方向進發。進入龍山村,請上嚮導,他見我們都穿短袖,建議預備衣服,我們向林場苗圃的朋友借了衣服和手電筒。再行二公里,就到了龍洞河(與正陽鎮龍洞河同名)。
駐車,逆龍洞河步行。這是一條廢棄的運煤路,路面都是拳頭大小的石頭,很難走。雖然這裡海拔大約1500米,但正午的太陽還是威力十足,路上熱氣騰騰,大家都被太陽曬蔫了,步伐越來越慢。步行約一二公里,前方出現一棟房子,嚮導介紹這是一座空廟,已經快要到龍洞了。過空廟,轉向旁邊的一條岔溝。我們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步伐,踩着青苔,淌過薄薄的溪水,鑽過橫在路上的樹木,路邊的奇花異草也無暇顧及,一心想早點穿越傳說中龍洞。
溪水聲慢慢大了,只見前方一丈懸崖橫斷在小溪中央。遠遠看見崖上一個洞口,那就是我們要去的龍洞。洞口一股清流順坡瀉下,給龍洞掛上了飄飄的白髯。另一股更大的溪水從崖旁的山凹處飛濺而出,原來一個十米高的小瀑布躲藏在幽山之中,把崖底衝出一個小灘。正午的陽光讓瀑布下的大片岩石更加油光水滑,嫩綠濕柔的青苔像是一塊塊千姿百態的掛毯。我們甩包扔鞋,爭相入畫,凈手洗臉。細密的水霧,就像游泳時遇上的小魚群,不斷親吻肌膚,暑氣頓消。
瀑布對岸,一條小路通往崖上的龍洞。一路的落葉、濕土、石坎,逼得我們手腳並用,如蛇爬升。其實,這段坡只有七八十米,卻讓我們有些氣喘,急迫的心情暴露無遺。洞口近一人高,頂上刻有雲台山字樣,裝兩扇石門。聽導遊講,以前有道士在洞內修鍊,裝門避風。登上洞口的小平台,冷風從洞內呼呼向外吹,這已不是涼快,而是寒冷。難怪有人把它叫風洞。
我們請嚮導帶路鑽洞。這時二位嚮導說,他們也只聽別人說,自己沒鑽過。我們有些不知所措。
“反正有人鑽過,再說裡面有這麼大的風,上面肯定有出口。”幾個膽大的發表自己的見解,給大家鼓勁。
“有手電筒,實在不行還可以回來。”一位朋友跟着附和。於是膽大的朋友帶頭,大家先後朝洞里走,嚮導雖覺尷尬,還是隨我們進了龍洞。前行十多米,一片漆黑。大家打開手電筒,收緊皮膚,睜大眼睛,趁着微光前行。腳下水流潺潺,崖壁凸凹不平。特別是那冷嗖嗖的風,讓人生畏,生怕跑出來蛇鳥之類的嚇人東西。不時有寬敞的支洞。支洞不深,有的還有門,據說是道士的卧室。
我們一直順着來水的方向前行,發現一個分叉。一個較小的洞,洞口有水流從地下沽沽冒出,原來這是水的源頭。嚮導介紹,這是傳說中通到四川的那條洞,是早先背鹽的道路。我們不敢鑽這條玄乎的洞,順右邊較大的洞繼續前行。越走越寬敞,沒有傳說中需匍匐前行的狹窄處,也沒有萬丈深淵,甚至沒有看到老鼠。先前緊張的心,慢慢放鬆了。伸展蜷縮的腰,開始甩手甩腳,大步前行。大約十多分鐘,前面出現了亮光,原來真的有出口,大家好像從冬眠中醒來了,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異常興奮。同我們的心情一樣,龍洞也不再拘謹,敞開胸懷,豁然開朗,最大處十多米高,八九米寬。洞壁的岩石如雲朵般多態,如龍似馬。岩壁表面如鵝卵石一樣光滑,與進口的岩壁絕然不同。這神奇的龍洞非人力能為,我們好像鑽進了龍的血管,讓人耳目全新。幾個同伴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跑步到了出口,大聲喊叫。他和洞口樹枝的影像,宛如一大幅剪紙掛在洞口,成為又一道美景。
龍洞出口約四五米見方,進口的風可能就是從這裡進去的,風行至窄處,速度加快,加上洞內的低溫和水氣,所以讓人感覺陰冷。出口外綠樹成蔭,落葉滿地。我們席地而座,好像在享受冬日暖陽。龍洞里的半小時,我們又經歷了夏秋冬夏一個輪迴,這是何等的奇妙。順洞口的小路下山,不久竟回到了進口處,又增添了幾分神秘。
林秀氣新化龍山,冷峻幽奇在龍洞。君若有幸進龍脈,壯志闊步做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