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大浪淘沙之我的淺論

大浪淘沙之我的淺論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如果通俗文化,通俗意味着庸俗和低俗,那麼人們在歡娛之餘,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反省一下自己追求的精神文化在哪裡?

  自從90年代以後,經濟的飛速發展直接影響着文化藝術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活的要求有基本的解決溫飽轉移到對精神的追求,又加上通訊信息工具的日益便捷讓文化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歷史上新的繁榮盛極的場面。文化作品的更新換代就像頓頓豐盛的大餐目不暇接的擺在人們面前。人們已經來不及分辨這些作品里哪些是低俗,哪些是庸俗,哪些是通俗,哪些是高雅了吧。

  在現代漢語詞典(2004增補本)上的解釋是:庸俗,平庸。鄙俗,不高尚低俗低級庸俗。通俗:淺顯易懂,適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的。或許一部分人根本沒有心去分辨,在他們看來,只要能讓他們看了開心,看了放鬆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藝術暫且不說,這裡只說文化。因為在我看來,藝術未被污染。)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這是百度百科對於文化這一詞語的定義,文化的範圍的確很廣,而今天且只討論文化里的一部分,文化中的影視作品。

  文化影視作品指的是通過電視電腦媒介傳送給人們的不同種類的作品,由於媒介的迅速發展,文化影視作品的影響之大是前所未有。而現下文化作品為了迎合市場和普及大眾一次又一次次的通俗化,讓人瞠目咋舌,說是通俗尚且美化了它,在我看來已是低俗,已被污染。如今日風日下,精益求精的文學家和藝術家越來越少,現在人被浮躁的社會牽着鼻子走,自然而然的都學會了一個生存本領,那就是迎合市場,只要有鈔票賺,什麼樣的節目都可以出。是經濟社會的悲哀還是進步?

  曾經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又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女士接受採訪時對低俗文化做出強烈的批判,矛頭直指以趙本山為風格的一系列作品,她明確的說:“我不喜歡趙本山和小瀋陽的小品,不注重思想內涵,缺少價值觀念。”此段話一出,我為韓老師的直言快語鼓掌,她言下之意就是在指責以二人轉為代表的小品節目很低俗。面對韓再芬的高調批判,小瀋陽在博客里回應:“二人轉就是快樂文化,頭上別發卡,跑偏七分褲,抹個紅嘴唇,背了個小包,走路還PIA-PIA的,這些都是我10年來在二人轉舞台上積累下的東西。男扮女裝的表演就得有個度,說白了就是分寸。表演太過了,招人煩,表演沒到位,出不來效果。所以我說分寸這東西,就要看老百姓的,一句話,觀眾是上帝!能給大家帶去快樂的,就是文化!二人轉是文化,是快樂文化”。小瀋陽不過打着觀眾是上帝的幌子,扮成男不男女不女的樣子,博得了一群低級趣味的人一笑,賺足了鈔票就是快樂文化?敢問,你懂得什麼叫文化的影響力么?你會知道文化的傳播會帶給少年兒童什麼樣的價值取向嗎?雖然現在黃梅戲已經日落西山,但是孰俗孰雅,高下立判。符合大眾品味就是優秀的作品了?觀眾看了哈哈一笑就是優秀作品了?我認為一部作品的優秀與否最重要的是它能不能讓觀眾一遍又一遍的看都能愛不釋手,在於它的內涵和價值,它是否經得住推敲和質疑,它是否能帶給人們精神上新的領悟和感受,哪怕是一些喜劇片,也能在人們哈哈一笑之後帶給人們更深層次的思考和領悟,比如某些小品作品那樣一個大男人頭上扎個辮子站台台上講講無聊甚至黃色的笑話就是好的作品了?我想問一句,觀眾笑完之後能帶給他們什麼?這樣的作品存在的價值何在?只是讓觀眾都哈哈笑笑,而沒有深度的思考,那麼和原始人又有何區別?又憑什麼受到大力的宣傳和吹捧?有的觀眾大概看完就忘記也不在乎什麼,如果忘記倒也罷了,可是但凡文化作品,都會多少影響到人們的價值觀的取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如果你只想賺鈔票,可以,但是你不能讓低俗的作品污穢了藝術的殿堂。

  兼容並包的文化界已經一忍再忍,可是仍有人繼續不知羞恥的在罵聲中一部一部糟蹋着經典作品。影視作品拍不出自己的新意,就製造各種雷點來吸引觀眾的眼球,無一例外,他們的眼睛里只有鈔票。經典可以翻拍,當然也可以改編,可是你改編的不是靠新奇獨特,錦上添花取勝,而是故意製造雷點,醜化人物,製造糾結的戀情,是的,你的目的只是鈔票,那麼你永遠也無法在經典上有創新。賺的點擊率又怎樣,被人們罵的滾出娛樂圈,想必在自嘲之餘心裡還是有那麼一絲絲失落吧,賺的錢再多又怎樣。大家同時喊罵的自然不必再提,讓我重新覺得原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我只所以寫這篇文章,真的是心中憤憤無處發泄,上班的辦公室里天天都在循環據說時下很流行的歌曲叫什麼你是我的小蘋果,唱歌者是誰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是想表達一下憤懣,這首歌歌詞低俗無意義,曲調重複無新意,若是不那麼循環播放,倒也罷了,作品中有劣有優,藝術家的水平不能要求一樣,可是竟然是這麼一首無意義的歌曲,被許多人許多人吹捧着,視為經典,還把它當作公司的早操歌讓上百的員工一遍一遍的唱着。我也實在忍無可忍了,我只想問下群眾,這首歌除了歡樂還能帶給了你什麼?你若有答案,我就收回我的忍無可忍。而近幾年多首神曲在網絡上走紅,我都不浪費時間說是哪些,對於神曲我是不專業的,你們是專業的。可是細細去看,這種文化流行一時就過了,誰也不會再記起。歌詞幾句不離受傷,失戀和愛情,歌調反反覆復就那麼幾句。歌風要麼故作頹廢,要麼神經質的開心。如果只拿着重複平平的曲調換回一些只求快樂的人群的喜愛,我只能說這樣的藝術家可能終其一生也不會有什麼成就。可是就是這樣的作品也能成為大眾的主流,群眾的審美真的讓我質疑。但願這也只是一時的浪潮,但願中國未成年兒童不要受到這種低俗文化的侵擾而影響了價值觀的形成。記得有一時候頹廢好像是90后的代名詞,許多悲傷,故作悲傷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的蜂擁而至,讓上一輩人對90后的成長現狀滿懷憂慮,可是那股風已經刮過去,慶幸的是,那些沒有成為文化的主流。

  經典是什麼,什麼作品能帶給我們精神上的享受和進步,我不再多贅述。我始終相信大浪淘沙,優秀的作品像是金子,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地點永遠都會散發著它獨特的光芒。就像這首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兒童時代都已朗朗上口的兩句詩詞,如今再讀,每次讀都會有全新的體會和感受。作品的靈魂和內涵,作者的用心和境界,這大概才是作品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對文化發展過程個人的意見,對於創造藝術作品的所有工作人員並無攻擊性。

  ---文/柳岸芷



大浪淘沙之我的淺論 標籤: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