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當然不信這世上有神仙之說。這裡所說的仙指的是一種沒去之前令人心馳神往、身處聖地心曠神怡、告別美景后魂牽夢縈的如夢卻真的地方。一鏡湖水映山色、滿目仙境醉清風。
好山到處有,慧眼不常在。在賞山景的時候不可人往亦往,追隨大眾,關鍵在於身臨其境,領會其中精髓,在群山萬壑中見恢弘,在山環水繞中見和諧,在千仞懸壁邊見奇險,在雲中霧裡辨真幻,在奇形怪狀中嘆天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山的靈性,或俊秀、或巍峨、或張揚、或幽靜。大川名山、小丘孤崗,各具特色、盡顯個性。山之美不以大小論“英雄”,不因名氣比高低,這世上本無名山和小丘之分,只是到訪的人多了也便變得出類拔萃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五台、普陀、峨眉、九華山,因文殊、觀音、普賢、地藏菩薩的誕生而引起佛教信徒及遊客的紛至沓來。總有一個人先到某個地方,但並不是所有先到之人都能發現它的魅力。發現美的人就是那些能天人感應中頓悟自然、在頓悟自然中啟迪智慧、在啟迪智慧後傳承後人的人。徐霞客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但是別忘記了我們還有句俗話:一山還比一山高。不要以吾之長見彼之短,更不要以他人之見來代替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大象萬千,總有一個屬於你的仙境等着你去發現。
讀山如品人,山如人,人似山。山無高低,人無尊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人不在尊,有愛則偉。父愛如山,父親的脊樑就像家鄉的山一樣並不厚實,確切的說有些單薄。但是他卻用這並不寬廣的的背脊馱起我兒時的歡樂,美好的回憶。每次回家我都會陶醉在四圍山色的美景中,感動在這至高至偉的父愛上。家鄉的山,一任群山諷,巋然不動彰本色。我的父親,冷對千夫指,任勞任怨獻大愛。
山高人為峰,登泰山而小魯,這裡的山指的是目標的意思,山高絕頂,但人卻能夠征服高山,站在高山的頂峰,成為最高峰。從哲學來說,就是說再大的困難,再艱苦的條件,只要有勇氣,有毅力,有信心,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
文/清風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