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思想鉤沉>淺論人生之境界

淺論人生之境界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淺論人生之境界

  傅伯勇

  有些人與別人起點一樣,但終點不同;有些人與別人起點不同,但卻殊途同歸。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有一樣因素很重要,那就是每個人的境界不同。不一樣的境界,就有不一樣的人生;而不一樣的人生,必然也有不一樣的境界。

  什麼是境界?

  唐代禪師青原惟信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是一種不斷升華、拔開雲霧的人生境界。

  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一種獨立世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學詩的三個境界:“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既識羞愧,始生畏縮,成之極難;及至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也。”這是一種“行住坐卧,無非是道,縱橫自在,無非是法”的人生境界。

  詩人潘德興云:“詩有三境,學詩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煉,終尚自然,詩之三境也。”潘德興是在說詩,其實何嘗不是在說人生呢?這種返樸歸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晚清一代宗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這是突破自身、氣息充盈,引導人達到一種永恆的自由之境。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即:審美階段、道德階段和宗教階段。而德國哲學家尼采則認為,人生有三個時期,即:合群時期、沙漠時期和創造時期。合群時期,自我尚未蘇醒,個體隱沒在群體之中;沙漠時期,自我意識覺醒,開始在寂寞中思索;創造時期,通過個人獨特的文化創造而趨於永恆之境。

  中國現代最著名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哲學史的奠基人馮友蘭先生認為,人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就是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就是一個人從內心出發,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道德境界就是一個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天地境界就是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就是現在芸芸眾生;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生活於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生活於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成為聖人就是達到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說到底,人生之境界,實際上分為兩種:積極的人生境界和消極的人生境界。積極的人生境界,就是向著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不斷邁進的人生境界;消極的人生境界,就是始終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原地踏步的人生境界。積極的人生境界,奉獻多於索取;消極的人生境界,索取多於奉獻。處於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於有高度的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世界就有不同凡響的意義。換句話說,處於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是在覺悟狀態下做他所做的事,而處於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是在無明狀態下做他們所做的事。所以,禪宗有人說,“覺”字乃萬妙之源。由“覺”產生的意義,構成了處於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淺論人生之境界 標籤:人生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