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思想鉤沉>寫在重陽節的話

寫在重陽節的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或許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太了解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了,而我自己也不太了解。於是,我搜索了一下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和解釋,這才明白,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

  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重陽這一天,按照傳統的習慣,人們一般是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東漢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於是,桓景到那天就率領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難去了,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於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很多人都不知道茱萸是什麼,其實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熏后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熏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熏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希望每一個人,都善待老人,都能盡做兒女的孝心。讓父母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之所以羅嗦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保留和繼承傳統文化。

  雖然我已而立之年,但看到越來越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一代,對於情人節、聖誕節這樣的洋節日的熱衷程度,遠遠超越了類似重陽節、端午節這種傳統節日,心中不免還是有幾分難過的。

  節日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精華,並在節日活動中,保留了該民族文化中最精緻、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國歷史悠久,所蘊育的節日活動十分多采多姿,無一不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個別的節日形式雖然風格迥異,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着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瑰寶。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我們的祖先,孕育了黃皮膚、黑眼睛的華夏兒女。許許多多的智慧結晶,被保留了下來。例如二十四節氣,儘管由於地球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導致了不似以往般的意義重大,但這卻是我們炎黃祖先的智慧結晶。而七夕、元宵、除夕之類的傳統節日,更是每一個都充滿着民族氣息和美麗的故事。

  可以說,傳統的節日在文化內涵和風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虛空,留在人們腦海中的只是模糊的概念,而從西方舶來的“洋節”卻是大大地衝擊着青年人的心,傳統節日沒落的同時,“洋節”則大行其道,諸如聖誕節、情人節等格外受到大學生的寵愛。他們知道過西方的情人節,並要在這天要給戀人送上火紅的玫瑰花和甜蜜的巧克力,他們可曾知道在中國同樣有一個這樣的節日——七夕!即便是認同這樣的節日,貌似也遠遠不如那情人節給他們的感覺時尚而又充滿激情。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這樣一個中國人世世代代過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居然在2004年被韓國申報為本國文化遺產,且還將其列入了國家遺產名錄。我們僅有憤怒夠么?其實從今年中秋等節日實行放假的政策,也看出了政府在為挽救傳統文化而做的努力。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應該做的,真的不止是這些。

  韓國人都懂得去申報文化遺產,我們坐在這裡只是調侃他們下一個會把什麼人劃歸韓國國籍是沒有用的。從這樣的事情里,應該讓我們感到一種危機,一種民族傳承的古老文化即將在我們這一代消亡的危機。弘揚傳統文化,理應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