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難興邦,最早來源於《左傳 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其意思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多災多難的非常時期,往往會激起人民發憤圖強,團結一致,戰勝困難,因而使國家強盛起來。
劉琨是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音樂家,愛國將領。東晉後期的國家可謂是多災多難。八王之亂中的王爺,幾乎一個不拉的被殺,最後的勝利者司馬越,也是戰亂中暴斃。公元307年,劉琨臨危受命,赴任并州刺史,他孤弱之師,力敵乘亂而起的匈奴“漢帝”劉淵劉聰父子,為晉朝在并州打出了一片天地。更可悲的是公元313年,洛陽失陷晉懷帝被劉聰俘獲。事過三年,在長安即位三年、年僅17歲的晉愍帝又遭到了同樣的命運,在長安被圍后,孤苦無助地投降了。劉琨得此噩耗,復仇心切,與石勒決戰於太行山,致使敗於石勒。劉琨在只剩下千餘人的情況下,來到幽州與段匹磾結為聯盟,以圖再戰。劉琨父母妻子俱被害,失去經營了十年的并州,心情可想而知,可以說他是在自身飽受戰爭傷害的時刻,仍保持着昂揚的鬥志。
可是再看大傷元氣的晉王室,只有左丞相司馬睿鎮守建康(今南京),還有點實力。只是他缺少劉琨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敢於亮劍的精神,眼看中原廣大地區淪陷,百姓遭殃,卻穩坐江南,縮手縮腳。劉琨對此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但他別無選擇,只能把振興中華的希望寄托在司馬睿身上,於是親自寫好《勸進表》,遣溫嶠去建康送上。他勸司馬睿繼任帝位,把國家大事勇敢地擔當起來。鼓勵他發憤圖強,不要怕困難。劉琨在《勸進表》中寫道: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意思是說:國家接連遭到這麼多的危難,使朝廷深深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能從危難中獲取教訓,奮起救危赴難,那麼壞事也許就可以變成好事。“多難”反倒可以激勵我們復興晉朝,鞏固邦國;“深憂”也可使皇上認清形勢,痛下決心。“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從這兩句話,後來就演化出“多難興邦”這句成語。
這樣,司馬睿就在那時當上了東晉的第一代皇帝,即晉元帝。可是晉元帝到底沒有北伐的決心,劉琨終被殺害。青年時代與劉琨“聞雞起舞”的祖逖也憂憤而死。東晉偏安東南的局面一直繼續了一百多年。
但“多難興邦”這句成語卻流傳了下來。歷代的愛國志士,每當國家遭遇困難憂患的時候,往往用這句成語來自勵和激勵別人。同時,它也向人們傳達着劉琨和那段歷史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