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預防未成年人保護法》心得體會
——李亞紅
我們剛學習了《預防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就是我們祖國的下一代、祖國花朵,祖國的未來,作為教師則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教育、引導他們茁壯成長的任務。而教師作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只有學好法,用好法,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人才。
在學習之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在工作中,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處處“身正為范”。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現如今的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和教育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別。
另外,作為教師要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的犯罪還要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儘可能的對全體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繫,互通信息,同時,老師、學生結對幫扶,防患於未然。二是做好後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的違法犯罪。學習後進的學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也是後進的,作為教師要狠抓且會抓轉化後進生的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轉化後進生工作的計劃,列出後進生名單,分析後進生現狀、原因、家庭情況、在校外交往人員,填寫後進生情況登記表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做法對這些“問題學生”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十多年的教書和學習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使我們的教育事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向輝煌,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