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學習心得>之江新語心得體會

之江新語心得體會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之江新語心得體會(一)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和介紹一本書,名字叫《之江新語》,這本書是**年2 月至** 年3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這個欄目,發表的二百三十二篇短文的彙編。這本書裡面的文章都寫得不長,大多數篇幅只有五六百字,但是卻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引人入勝,洋溢着豐富的政治智慧。

  由於時間原因,我僅選取其中的三篇短文,來談談我的思考和體會。第一篇是關於理論學習的,題目叫《理論學習要有三種境界》,作者首先引用了清朝末年着名學者王國維論述治學的一段話: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緊接着作者強調領導幹部學習理論也要有這三種境界。首先,理論學習上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理論學習上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捨得付出,百折不撓,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發,原因是與我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有關,我想要當好一名黨的政策宣講員,就要擁有理論學習的這三種境界,熱愛學習、勤于思考、追求真理,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宣講員,把正能量傳遞給每一個聽眾,每一個讀者。

  第二篇是關於浙江經濟發展的文章,標題是《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更大的發展》,作者開門見山的指出,目前,我省正處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浙江土地面積小、自然資源相對貧乏,要有效解決我省發展中的資源要素問題,在新一輪競爭中佔據主動,不能僅僅局限在十萬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區域面積上做文章,必須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在大力引進各種要素的同時打到省外去、國外去,利用外部資源、外部市場實現更大的發展。為了更加生動形象的解釋“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現象,作者例舉了一個“地瓜理論”的例子(所謂地瓜,在我們湖南被稱為紅薯),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和養分,但它的塊莖始終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擴張最終為的是塊莖能長得更加粗壯碩大。作者進一步指出,我們的企業走出去,主動接軌上海、主動參與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改造,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在省外、國外建設我們的糧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並非資源外流、企業外遷,這是在更大的範圍配置資源、在更大的空間實現更大發展的需要,是“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立足全國發展浙江”的需要。這段話非常精彩,也給我深刻的啟示。由浙江聯繫到我們常德的實際,我們知道儘管我市在全省的綜合排名比較靠前,但是人口多、底子薄仍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市有621萬人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常德在全省範圍內並無明顯優勢,畢竟我們不處於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範圍,中間還隔了一個益陽市。儘管我們的糧食、油類、棉花、肉類、水產品等大宗產品的產量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們沒有石油、天然氣、優質煤礦、鐵礦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在人力資源方面,我們沒有沿海發達地區那麼大的吸引力,高層次戰略人才比較緊缺。要實現常德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借鑒浙江的經驗,他們搞“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我們就搞“跳出常德,發展常德”,一方面,做大做強比如農、林、牧、漁、煙草、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產業化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歡迎常德境外的客商走進來;另一方面,也要鼓勵我市企業和人才走出去,充分利於常德以外的土地資源、人才資源、原材料資源等等,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實現常德更好更快的發展。

  第三篇文章是關於文化建設方面的,題目是《加強對西湖文化的保護》。作者指出,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獨特的位置。在西湖四周,留下了吳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的深刻印記,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佳話詩篇,留下了不少民族英雄的悲歌壯舉。可以說,西湖的周圍,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對這些歷史文化遺存,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現在有的地方搞舊城拆遷改造,把一些文物古迹搞得蕩然無存,這是非常可惜的。作為省會城市,杭州應在保護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弘揚歷史文化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做得更好。由這篇文章我聯想到我們常德的文化建設,我們的城市口號是“桃花源里的城市”,可以說桃花源是我們最有典型代表的文化印記,但是這個文化品牌在全國乃至海外的認可度不是很高,這裡面固然有桃花源的真實所在地在歷史上存在疑問有關,但是這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我們能夠讓來桃花源旅遊的遊客,認為這就是桃花源就可以了。怎麼樣達到這樣的效果呢?要靠景區的建設和保護,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手段還是塑造文化的認同感。要進一步深度挖掘桃花源的文化內涵,大力進行桃花源品牌包裝和宣傳推介,採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先聲奪人,奠定常德桃花源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

  品讀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期間寫下的《之江新語》,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文風,232篇短評,篇篇精彩。我認為有三個特點:一是文風樸實、平易近人。如《領導幹部是作風建設的主體》一文,作者說,領導幹部既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嚴格要求他人,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防止隔岸觀火光吆喝、捲起袖子不幹活的現象。就段話像一位慈祥的師長一樣,用口語話的方式講道理。二是,引經據典、論據充分。如《文風體現會風》一文中作者引用了鄭板橋的名句“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形象的告訴人們如何轉變文風。三是,一事一議、以小見大。如《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一文,作者從工作生活上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談到小事小節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最後落腳到要加強修養,防微杜漸,引起人的強烈共鳴和思考。總而言之,《之江新語》是一本很好的書,推薦大家有空讀一讀。

  之江新語心得體會(二)

  讀完《之江新語》,覺得這本書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語言生動活潑,觀點鮮明。針對現實中的種種的問題,作者以易懂、易記的方式向讀者作了深刻的闡釋。不空發議論,文風樸實。同時,通過閱讀,也切實地感受到作者當選總書記之後一系列講話在《之江新語》中或多或少能夠找到一些影子。讀完之後,有三點感悟,這種感受可能不是針對書中所講的具體內容,而是通過欣賞作者深邃的思考,並聯繫現實,結合自身後的感受。

  感受一:要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讀書無以明理,不讀書無以修身,自身水平與讀書密不可分。習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真正把讀書學習當做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可以說《之江新語》就是他長期以來勤於讀書、善於讀書的結晶。組工幹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經受住各種考驗,就要堅持在讀書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 、提高理論素養、錘鍊綜合能力。

  感受二:要多付出,工作是最好的成長。《之江新語》裡面232篇文章是習近平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寫成。對於一個日理萬機的省委書記而言是需要相當的堅持,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我想這種學習、思考和對工作投入的精神是最值得組工幹部學習的。如果做事時見異思遷,不能專心致志則必定一事無成。任務繁重、事務繁多是組織工作的基本特徵。組工幹部在工作和學習上要捨得花力氣、下功夫、費心血。

  感受三:要多動手,淘盡狂沙始見金。寫作是組工幹部的基本功,它承載着工作的成果,思想的結晶。《之江新語》每篇文章文字短,沒有空話套話官話,實話實說,讓人能夠一口氣讀完,文章中一些思想和提法,值得咀嚼和回味。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要學習這種總結、提煉的能力。一回生,二回熟,只有勤動手,多寫多練,才能熟中生巧,掌握寫作規律、提高寫作水平。我也經常反問自問:寫作是為了什麼?一篇文章對於大環境來說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對於個人而言至少可以改變自己對於一個問題的看法,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理性的思維,這才是終身受用的。

  之江新語心得體會(三)

  《之江新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五年間,為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撰寫的232篇短評文稿的彙編。品讀《之江新語》,字字珠璣,力透紙背,勵人心志;品讀《之江新語》,讓人頓悟,感悟大愛,頤養襟懷。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尚書·周書》有云:“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顧名思義,即取得偉大的功業,是由於有偉大的志向;完成偉大的功業,在於辛勤不懈地工作。可以說,《之江新語》字裡行間無不體現着一名領導幹部統攬全局、改革創新、矢志發展的戰略思維,無不彰顯着一名共產黨人心懷社稷、情系民生、謀求福祉的大愛情懷。《之江新語》為為官從政者打開了一座無窮的思想寶庫,教會了執政為民的科學工作方法;《之江新語》引領廣大黨員幹部置身一個瑰麗的精神殿堂,為為官從政者導正了道德座標航向,堪稱為官從政的“指南針”。無論是《領導幹部必須做到“守土有責”》,還是《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無不生動體現了守土有責、思職盡業、夙夜奉公的責任擔當和勤政興業的使命意識,與“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精神內涵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板橋詩云:“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意即卧在衙門的書齋里靜聽着竹葉沙沙地響動,總感覺是民間百姓呼飢號苦的喊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着眼點和落腳點。《之江新語》中的每篇文稿無不體現着道德塑民、制度惠民、文化育民、發展富民等愛民親民的質樸情懷,是每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為政處事的“教科書”。無論是《心無百姓莫為官》,還是《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無不折現着“百姓是天,人民第一”的融融愛民心、“朝受命,夕飲冰”的拳拳事業心、“晝無為,夜難寐”的錚錚責任心。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群眾家門口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要始終強化宗旨意識、群眾觀念,時刻牢記“民可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真心誠意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同時,“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要虛心聽取民聲民怨,讓基層群眾真正成為事業發展的參與者和“監督員”,成為各項工作成效的仲裁者和“評判員”。

  兩袖清風,激揚正氣。周敦頤《愛蓮說》有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基於此,蓮得到了不同時期人們的喜好。對於黨員幹部來說,清廉乃為官之基,清正乃為政之要。《之江新語》淋漓彰顯了清心用權、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的清風正風,實為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醒神湯”,正所謂“要‘幹事’,更要‘乾淨’”。廣大黨員幹部都要站在黨的事業興衰成敗、民心向背的高度來思考清正廉潔問題,注重加強黨性修養,常態堅持攬鏡自照,始終做到自律自省自警。既要認清權力不是為己謀私的“利器”,也要明白權力不是用來炫耀的“外衣”。黨員幹部只有胸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負,又有“在位一天,趕考一天”的意識,以平和之心對名利,以淡泊之心對得失,以敬畏之心對權力,始終為發展、為人民慎用權、用好權,才能激揚時代正氣,無愧手中的權力和責任,無愧人民群眾的重託和信任。



之江新語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