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指的是在某些數學問題中,有一類與“存在性”有關的問題,如任意367名學生中,一定存在兩名學生,他們在同一天過生日。在這類問題中,只需要確定某個物體(或某個人)的存在就可以了,並不需要指出是哪個物體(或哪個人),也不需要說明通過什麼方式把這個存在的物體(或人)找出來。這類問題依據的理論,我們稱之為“抽屜原理”。本節課把4個蘋果放進3個盤子中的操作情境,介紹了一類較簡單的“抽屜原理”,即把m個物體任意分放進n個空抽屜里(m>n,n是非0自然數),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2個物體。關於這類問題的 “證明”主要涉及的方法是 “枚舉法”、“反證法”、“假設法”等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一般性的數學方法來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材不僅是涉及到最簡單的“抽屜原理”:把 m個物體任意分放進n 個空抽屜里(m> n, n是非0自然數),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2個物體。還涉及了了“抽屜原理”更為一般的形式:教材的例2涉及的就是,把多於 kn個物體任意分放進 n個空抽屜里(k是正整數),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k+1)個物體。如果問題所討論的對象有無限多個,“抽屜原理”還有另一種表述:把無限多個物體任意分放進 n個空抽屜,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無限多個物體。抽屜原理是很難的,其中原理也是難理解,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是:
1.使學生初步了解抽屜原理
2.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推理等活動初步讓學生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3.在學習中能發現一定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把4隻蘋果放進3個盤子中的操作情境,介紹了一類較簡單的“抽屜問題”。學生在操作實物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一個現象: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盤子里至少放進2隻蘋果,從而產生疑問,激起尋求答案的慾望。在這裡,“4隻蘋果”就是“4個要分放的物體”,“3個盤子”就是“3個盤子”,這個問題用“盤子問題”的語言來描述就是:把4個物體放進3個盤子,總有一個盤子至少有2個物體。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本課呈現了兩種思考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用操作的方法進行枚舉。通過直觀地擺蘋果,發現把4隻蘋果分配到3個盤子中一共只有四種情況(在這裡,只考慮存在性問題,即把4隻蘋果不管放進哪個盤子,都視為同一種情況)。在每一種情況中,都一定有一個盤子中至少有2隻蘋果。通過羅列實驗的所有結果,就可以解釋前面提出的疑問。實際上,從數的分解的角度來說,這種方法相當於把4分解成三個數,共有四種情況,即(4,0,0),(3,1,0),(2,2,0),(2,1,1),每一種結果的三個數中,至少有一個數是不小於2的。第二種方法採用的是“反證法”或“假設法”的思路,即假設先在每個盤子中放1隻蘋果,3個盤子里就放了3隻蘋果。還剩下1隻,放入任意一個盤子,那麼這個盤子中就有2隻蘋果了。這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更為抽象,更具一般性。例如,如果要回答“為什麼把(n +1)只蘋果放進 n個盤子,總有一個盤子里至少放進2隻蘋果”的問題,用枚舉的方法就很難解釋,但用“假設法”來說明就很容易了。
教學時應有意識地讓學生理解“抽屜問題”的“一般化模型”。教學時,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可以引導他們對教材上提供的兩種方法進行比較,思考一下枚舉的方法有什麼優越性和局限性,假設的方法有什麼優點,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一般性的數學方法來思考問題。學生在解決了“4隻蘋果放進3個盤子”的問題以後,可以讓學生繼續思考:把5隻蘋果放進4個盤子,總有一個盤子里至少放進2隻蘋果,為什麼?如果把6隻蘋果放進5個盤子,結果是否一樣呢?把7隻蘋果放進6個盤子呢?把10隻蘋果放進9個盤子呢?把100隻蘋果放進99個盤子呢?引導學生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只要放的蘋果數比盤子的數量多1,總有一個盤子里至少放進2隻蘋果。接着,可以繼續提問:如果要放的蘋果數比盤子的數量多2,多3,多4呢?引導學生髮現:只要蘋果數比盤子的數量多,這個結論都是成立的。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助於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教學時應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方法解決問題,自行總結“抽屜原理”。例如,在解決“5個蘋果放2個盤子”的問題時,由於數據較小,學生用動手操作或分解數的方法仍有其直觀、簡單的特點,這也是學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但由於枚舉的方法畢竟受到數據大小的限制,隨着書的本數的增多,教師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假設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把書盡量多地“平均分”給各個盤子,看每個盤子能分到多少本書,剩下的書不管放到哪個盤子,總有一個盤子比平均分得的本數多1本。這個核心思路是用“有餘數除法”這一數學形式表示出來的,需要學生藉助直觀,逐步理解並掌握。
當學生利用有餘數除法解決了本例中的三個具體問題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這一類“盤子問題”的一般規律,要把某一數量(奇數)的蘋果放進2個盤子,只要用這個數除以2,總有一個盤子至少放進數量比商多1的書。例如,要把40個蘋果放進9個盤子,40÷9=4……4,因此,總有一個盤子至少放進5個蘋果。如果進一步一般化的話,就是:要把 a個物體放進n個盤子,如果a÷n=b……c(c≠0),那麼一定有一個盤子至少可以放(b+1)個物體。這一結論與前文提到的“把多於kn 個物體任意分放進 n個空盤子(k 是正整數),那麼一定有一個盤子中放進了至少(k+1)個物體”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學生完成“做一做”時,可以仿照例2,利用8÷3=2……2,可知總有一個鴿舍里至少有3隻鴿子。
整節課這樣上下來,思路很清晰,節奏放得也比較慢,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學生學得還是比較紮實,甚至連後進生也能聽懂今天的課,效果還是不錯的。還需要改進的是,某些地方節奏應該還可以再快點,以至於最後還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練習,或者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稍複雜的抽屜原理的變式習題,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篇二: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本課是小學六年級數學廣角的內容。 “抽屜原理”應用很廣泛且靈活多變,可以解決一些看上去很複雜、覺得無從下手,卻又是相當有趣的數學問題。但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和掌握“抽屜原理”還存在着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設計時着眼於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動手操作、小組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有幾下可取之處:
1 、情境中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抽撲克牌”的小遊戲,簡單卻能真實的反映“抽屜原理”的本質。通過小遊戲,一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覺得這節課要探究的問題,好玩又有意義。
2 、在學生操作活動中恰當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在操作活動設計中,我着重學生經歷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4 根小棒放進3 個紙杯的結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通過放一放、想一想、議一議的過程,把抽象的說理用具體的實物演示出來,化抽象為具體,發現並描述、理解了最簡單的“抽屜原理”。然後再引導學生在操作中繼續探究:把5 本書放入2 個抽屜,部有一個抽屜至少有幾本書?那麼7 本書呢?9 本書呢?
3 、在生活情境中深化知識。
學了“抽屜原理”有什麼用?能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試一試環節里,我設計了一組簡單、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有效的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還原於生活”的理念。比如:任意點13 個同學起來,至少有2 個同學在同一天過生日。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回顧整節課我覺得在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中,老師處理得還是有點粗,特別是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學生用比較凌亂的語言的進行描述,教師指導不夠,因為數學語言精簡性直接影響着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就是沒有很好地強化理解“總有”“至少”的含義。
篇三: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是六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這部分教材通過幾個直觀例子,藉助實際操作,向學生介紹“抽屜原理”,使學生理解“抽屜原理”這一數學方法的基礎上,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會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
我覺得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在上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通過遊戲、分組動手實驗,猜測驗證、觀察分析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從具體到抽象的探究過程中建立了數學模型,當在學生髮現規律后及時讓他們進行練習。但在證明過程中,總有學生對“總是……、至少……”理解不夠,我認為應該讓學生找准並理解誰是物體、誰是抽屜,對“總是……、至少……”的描述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在學生作業時發現少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至少有幾個會放進同一個盒子里”的意思,沒能真下理解“抽屜原理”,只能進行簡單的計算來確定結果,不能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了解學生,多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也認識到:在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先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證明”,然後再進行交流,只要是合理的,都應給予鼓勵。只有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真正構建出高效率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