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原來語言訓練可以如此美麗

原來語言訓練可以如此美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原來語言訓練可以如此美麗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學的幾點體會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文章,很難找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契機。”集體備課之後,幾個同行都深有感觸地說。

  一篇課文教下來,才發現其實不然。

  下面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嘗試的幾點做法。

  一、調動學生的古詩積累,強化學生對“蒼涼”的感受

  只要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稱“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那是因為它能在荒涼的、長年凍土的青海高原上長成參天大樹。因此,感受高原特殊的氣候就成本節課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了。我首先讓學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寫青海高原的句子——讓學生讀,談談印象;再聯繫插圖加深感受,然後再讀;然後出示幾首邊塞詩詞,讓學生自由讀並說說詩里所描寫的環境給你的感受

  從軍行  涼州詞  別董大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王昌齡   唐 王之渙   唐 高適  唐 岑參

  青海長雲暗雪山, 黃河遠上白雲間,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卷地百草折,

  孤城遙望玉門關。 一片孤城萬仞山。 北風吹雁雪紛紛。 胡天八月即飛雪。

  黃沙百戰穿金甲, 羌笛何須怨楊柳, 莫愁前路無知己, 忽如一夜春風來,

  不破樓蘭終不還。 春風不度玉門關。 天下誰人不識君? 千樹萬樹梨花開。

  學生自由發言后,再來讀課文中描寫高原環境的句子,彷彿一曲哀傷的《折楊柳》回蕩在教室里。

  二、找准文眼,進行語言訓練,“情”與“言”相得益彰

  感受青海高原上的這一株柳樹的頑強生命力,無疑是本課教學的最重要的情感教學任務。文中的第七節這樣寫道:“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地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幹又重新抽出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裡作者只是用簡潔的語言描寫了自己對柳樹生長中經歷的苦難進行的想象。很顯然,高原柳樹的頑強就濃縮在以句中的加點字里。我想,如果能夠讓學生圍繞這些關鍵字進行細緻的想象,再按以下句式來說一說:

  當暴雪來臨時,柳樹被   ,後來它   ;當狂風橫掃而來,柳樹  ,後來它   ;當雷電轟擊時,柳樹

  ,後來它   。

  學生說得很生動,而且說著說著動了情,再讀第七自然段,字裡行間洋溢着對這株頑強的柳樹敬佩與讚美之情。此時,我沉浸幸福的喜悅之中,文字的訓練與情感的熏陶一旦找到契合點,二者就能完美的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同構共生”。以情促想,以想促說,在想和說中受到情感熏陶,“情”與“言”相得益彰。

  三、借文中語言,表真情實感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對小學生來說,運用語言就是用課文中比較規範的語言來規範學生不夠規範的語言,就是用課文中比較豐富的語言來豐富學生不夠豐富的語言。一課下來,我引導學生:這篇課文讓我們認識了這棵了不起青海高原上的柳樹,我相信此時在我們的心裡,它已不再僅僅是一棵柳樹,他是人,是我們敬佩的人。讓我們拿起筆來,寫一寫我們對他的敬佩之情吧。(友情提醒:盡量借用課文中的語言)

  十幾分鐘以後,站起讀寫話的同學滔滔不絕,精彩紛呈。那些情真意切、詞語豐富的話語遠不是平時的他們所能說出來的。

  回首往日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苦思冥想,對精彩課堂的執着以求,忽然想起了一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的,當文字訓練與情感熏陶融為一體時,變成一曲優美的交響樂,那種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