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小小說>精彩小小說>學俏

學俏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學俏

  文/神龍

  五、六十年代,在牛棚里聽的故事,稍加文字整理。——題注

  在很早以前,中原有一闊戶,家有三女,大女兒嫁給一縣官,二女兒嫁給一個秀才,三女兒嫁給一地主兒子。

  每年正月,三個女兒回娘家拜年,大女婿和二女婿陪老丈人喝酒吟詩作對,三女婿大字不識一個,不通舞文弄墨,為避免尷尬,只在旁邊提茶倒水,做些下人活路。對此,三女兒看在眼裡,一肚子委屈憋在心裡。

  話說,那一年秋天到了,三女兒家,幾傾良田,小麥大豐收,自家忙活不過來,雇了不少短工,把麥子收歸於倉。可是家裡沒有銀子,付不了工錢。於是,三女婿想寫信向老丈人借錢,買好筆墨紙張,卻犯了愁,因自己不識字,又羞於求人,三思之後計上心來,到院里找了一隻屎殼郎,蘸上墨汁,在紙上來回爬,自己腦子裡想着要說的話。不一會兒功夫,一張白紙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跡。找私塾先生寫好信封,把“傑作”裝入封好,交給郵差。後事如何,暫且不提。

  秋收完畢,地里收拾乾淨了。三女兒想讓女婿出去走走,長點見識,學點東西。於是便賣了一些糧食,給女婿打點好行裝出門“學俏”,並叮囑:“見到稀奇事,聽到有用的話,要好好記住。”夫妻告別上路。

  走着走着,看到一老農套着一頭牛一頭驢耕地,心想,牛驢搭配耕地,還是頭一次見到,忽聽“啪!”一聲鞭響,一隻兔子竄出,老農喊道:“呵呵!鞭打驢牛兔子驚!”三女婿記下了。

  走着走着,來到一個小鎮,一座樓下,有幾個毛頭小夥子正在用鎬頭鐵鎚用力地砸拆樓牆,一老者風風火火趕來,上前阻止,大聲呵斥:“你們這些孬種,連高樓上拆都不知道?”三女婿覺得有意思,記下了。

  走着走着,來到蘆葦之鄉,村裡村外,蘆葦垛垛,房頂、院場都是晾曬的葦席,霎時間一陣旋風,把屋頂的葦席捲起,數不清的片片葦席在空中飄蕩。三女婿覺得新奇,想要感慨,腦中無詞,問了幾人,無一知曉,最後找來了私塾先生,說明情況后,私塾先生說道:“妙哉!風刮蘆席萬萬篇。”三女婿覺得沒白費事,受益不淺,記憶在心。

  天氣越來越冷,三女婿朝出晚宿。這一天行走在道溝里,半天不見一個人影。無聊失落之時,聽到前邊有動靜,眼前一幕驚人:只見三隻惡犬,盯着一隻血粼粼的小豬,“呼!呼!呼!”叫着。這時一人路過喊道:“好你三隻老狗,放着好食不吃,還瞪什麼狗眼!”三女婿覺有趣記下了。

  又是一天,在一村外,一伙人在看一隻狗追趕兩隻兔子,一會兒追這隻,一會追那隻,眾人起鬨大笑。三女婿求教旁邊老者此情此景如和形容。老者答道:“一犬追着二兎攆,累得老狗呼呼喘。”三女婿記下。

  一轉眼,個月有餘,三女婿“學俏”高興而歸。

  又到了正月拜丈人的日子,三女兒叮囑女婿,今年酒席上不能光溜邊,要撐點面子,說話時要見機行事。

  話說這天,在老丈人家,酒菜備好,三個女婿入席。老丈人拿出三女婿寄來的信,首先對大女婿說:“大賢婿,這裡有一封書信,你與我讀來。”大女婿雙手接過,心想,吾乃堂堂知縣,還有難吾之事?信手打開書信,之見滿紙墨跡密密麻麻,曲流拐彎,錯亂無章,左看右看,正看倒看,顛來倒去,不得要領,無法辨認。只好搖頭作罷,順手遞於二女婿說,請二弟過目。二女婿接過,心想一封書信,還能難住吾秀才也?可是一看面前滿紙生疏的墨跡,像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霎時滿頭大汗,搖搖頭以示不懂,正要還於大女婿,大女婿示意遞給老丈人。老丈人心想,解鈴尚需系鈴人。於是對三女婿說:“三賢婿,你把這信讀來。”三女婿早有準備,心中一喜,接過信紙,左手上,右手下,把信紙斜撐目前,搖頭晃腦,猶如吟詩,讀道:“曲流拐把一張鐮,割了村北割村南,村南村北都割完,就是缺少短工錢。丈人先把錢寄來,賣了糧食就還錢。”

  三女婿如此嫻熟地把信讀完,老丈人既慚愧又驚訝。慚愧的是不知其意,沒有及時給三女兒家寄錢;驚訝的是,三個文人竟然連一封書信都不認得,三女婿往日談吐木訥,啥時候學得這等本事,他寫的又是什麼文字?於是便問:“三賢婿,你的書信文字,吾生少見,請問你修的是哪一經呀?”三女婿想起老農耕地的情景,答道:“呵呵!鞭打驢牛兔子經(驚)。”老丈人心想,四書五經都熟讀,沒聽說這一經。於是又問:“這屬於哪一冊呀?”三女婿想到了路遇拆樓情景,便答:“高樓上拆(冊,在此方言讀拆)。”老丈人還是沒有聽說過,接着問:“這載於哪一篇呀?”三女婿心中竊喜,外出“學俏”,見到的都用上了,於是不加思索地回答:“妙哉!風刮蘆席萬萬篇。”

  三女婿對答如流,老丈人和大女婿、二女婿,對他的回答為所未聞,對目相視,酒席陷入尷尬。三女婿得勢氣昂,腦中頓現路遇狗吃小豬的場面,順口而出:“好你三隻老狗,放着好食不吃,還瞪什麼狗眼!”大女婿、二女婿聞聽此言,受到莫大侮辱,憤慨離席,拂袖而去。老丈人急忙追趕挽留,累得呼呼喘氣,三女婿又觸景生情,無不感慨,大聲吟道:“啊!一犬追着二兔攆,累得老狗呼呼喘!”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