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菜花黃
茱萸碧榴果紅,石峭岩奇,百里風光名海宇;
泉水清桃花艷,鍾揚鳥囀,四時祥瑞涌山門。
——茱萸寺山門聯
管它落紅滿了地,管它地生人不熟,背上包獨自出遊。
因為等的久了,因為路上車輛太多,因為想讓自己走在路上,明知道有一班可以直達茱萸寺的車,可我,放棄了。
中途轉車。在站台上和一老人搭訕了幾句,老人家的熱情更加讓我知道桃花是沒地可看了。
車上人很多,從他們三言兩語的交談中知道,去茱萸寺的不在少數,這增加了我此行的樂趣。說到茱萸寺,就會想到王維,是他的那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把茱萸這個名字系在了我的腦海,然後才又知道茱萸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而茱萸寺的聲名鵲起,和王維等名人雅士多次造訪吟詠也是分不開的。
跟着花磚和水泥鋪就的道路,向山上走去。
四月中旬綠肥紅瘦的季節,金燦燦的油菜花一片片,一層層,抓着眼球拎着心,讓這春風妒忌。踩着鬆軟的紅泥土,彎腰低頭穿過花木,進到金黃燦爛的花海里。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鋪滿整個季節。於是另闢了佳徑,離開光滑整齊的大道,由這花間林里向山腰走去。
茱萸古寺歷史悠久,是賈汪區佛教文化的象徵。如今的茱萸寺於2009年重建,殿堂金光熠熠,千祥雲集,殿廊布局嚴整。裊裊青煙,聲聲佛語,一首《大悲咒》將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心咒散滿整個寺院。一念普渡眾生苦,百祈只為世上安。
茱萸寺后,亂石嶙嶙,如台階般向上延伸。問:“山上還有何物”?答曰:“亭”。既來之何不安享之!於是復又折迴向後山上爬去。山上石礫之中,一個個新挖的土坑,想必是為栽樹所備。漸行漸近間,才看清楚稀落的松林間,以石做“床”,以天為“被”的卻是在此挖掘樹坑的人們。暖陽當空,照在身上,朦朧中聆聽着清靜寡淡的禪音,相信夢亦悠遠。
不見那些“亭”的影子,也不想再去尋什麼亭,相比之下,眼前的這個“景緻”才遂了佛祖的一個“真”字。於是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居高臨下,整個寺院盡收眼底,幽幽禪音緩緩彈撥心弦,舒心靜雅,沐浴撲面而來的春風,遠眺起伏的山脈。這山、這寺、這音、這心,還有身後那些辛勤勞作,此刻亦入夢的人們,化為凈明。
眾人皆醉,
誰自獨醒。
空林山中,
心咒語生。
獨自一人,走走停停。不用顧及時間、不用招呼同伴,順着時間而走,由着心性而行,才是一個愜意。有清風作伴,有花香為媒,何曾有那一個“孤寂”二字。下山途中,又入油菜花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