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唐)殷堯藩《端午》
悠然又聞艾葉香,端午佳節悄然至。當大街小巷瀰漫著棕葉的芬芳,我遊走在這樣的空氣里,感受一份溫馨的情意。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夏季里端陽五月天,端午和端陽本是兩個不同的節日。端午誰都知道,是紀念兩千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而約定俗成的節日。而端陽顧名思義,就是五月的第一個太陽,也就是五月初一,人們祭拜天神太陽的日子。端陽應該早於端午出現在民間,早於何時就無從考究了。經過歲月的演繹,從兩千年前的屈原到現在的平民百姓,端午或說端陽這一古老的節日正在重新詮釋着深刻的意義,惟一不變的就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端午節的早晨去山上踩艾蒿,與其說去踩艾蒿,不如說是去感受端午清早的清新空氣更恰當,最後還是花了兩元錢在江邊買了一把俗稱“避邪”的艾蒿。一個人在端午節的清晨靜靜地走着,手裡攥着一束落滿了雨珠兒的艾蒿,折一枝攜了晨露的菖蒲,慢慢在小雨滴落過的草地上行走着。五月的夏雨淋過後的草地,彷彿有一位仙子剛剛抽身離去,留下靜穆空靈,還有一絲淡淡的哀傷。從山上下來,走在大街上,一縷縷艾蒿的清香,在小城迷漫;一處處賣荷包的小攤上,也飄過來陣陣香草的味道。賣粽子的,賣茶蛋的,賣涼糕的,賣艾蒿、香蒲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的窗欞上,五顏六色的紙葫蘆搖曳着鮮艷。孩子們脖頸上,款式千秋的香草荷包的氣息幽幽淡淡。手腕上五彩絲線,把彩虹的心愿濃縮成期盼。
端午節的晨涼,在給我帶來涼意的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當年楚宮的孤獨和屈子那綿綿愁思的心靈。歲月流年,一天天在匆匆忙忙中漸漸平淡,一些往事也隨着時光漸行漸遠。看着匆忙趕熱鬧的陌生人們,並無熟悉面孔。我靜靜地徘徊在江邊,無語靜想。這一刻,為懷古,為想念故去的雙親,也為把你思念。今天我在這裡靜靜地把你思念,我不知道若干年後,會有誰把艾葉和菖蒲掛在我的門前?包一蘿粽子,掬一江清水,輕吟着“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的詩句,稍作停頓,接着吟道:“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搖搖頭,繼續前行。
年復一年的端午,我收穫了世俗洗鍊后的雲淡風輕。望着你久居的安息之地,想起你曾經你常開玩笑說的話:“過家常的日子,在搖椅上,一天天慢慢變老,何嘗不好?”說這話時,你總是帶着淡淡的笑容。我喜歡你臉上那些歲月的痕迹,因為有了那些痕迹,你變得理性和成熟。然而就在你剛剛成熟的時候,他卻永遠地走了。如今我一個人在喧鬧的江邊靜靜地徘徊着。我自己在心裡自問:端午節,你可能正在峨眉仙山那崎嶇的山道上,尋覓着白娘子蹤跡;你也可能正在汩羅江畔追思着仰天長嘆的屈子;你也許正在鳳凰邊城尋找着沈從文先生那《邊城》中湘西民風裡的“茶峒”。然而我自己呢?沒有,都沒有。我只是輕掠一下手中的艾草,在艾草的清香中尋覓一個個優美傳說的縮影。古老傳說中的故事越來越遙遠了,兒時的端午不在了,父母不在了,關心自己的人不在了,歲月遠去了……
隨那悠悠艾草味帶來的回想,和入口的依舊香甜的粽米,我品味到了一份淳厚而意味深長的味道。昨天包了一天的粽子,煮了半天的茶雞蛋,提前一天掛上了彩色的紙葫蘆。紅葫蘆,展示着喜慶;粽子,記載着懷念。包粽子時,邊包粽子邊吟着“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青棕的香氣悄悄漫溢,撩撥起那縈繞千年的情思。小小的粽子,凝聚着深深的親情,包有家溫馨的感覺,封存在我的記憶里,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父母相繼去世,如今的粽子里又多了一層思念。小小的茶雞蛋,從來作為民間小食,它都是難登大雅之堂,只默默地飄香於民間的閭里巷中,卻承載着古老節日的傳說。
榴花吐秀,楚歌難老。歲月淡泊了久遠,香蒲與艾草的清香,化作了丹唇皓齒間糯米的柔軟,也化作了耳畔橘頌。艾蒿毓翠,角黍飄香。粽子的飄香里,飛出《離騷》的凄涼;雄黃的壯烈里,吟詠《天問》的悲嗆;龍舟的激越里,蕩漾《橘頌》的理想。看到了彩葫蘆隨風輕搖,再想着《離騷》和《九歌》,自己發一回懷古思舊之幽情,掬一把仰慕哀婉之淚。遠望山腳下,流水潺潺,花果飄香;遙思山峰間,雲霧繚繞,瑞氣呈祥。想幽幽粽香,悠悠情思,我又聽到了屈原的聲音,在天地間回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今年的端午,我在聽一場細雨。細雨綿綿里,我想起了那個比離騷還要清澈的采葳的女子,幾千年的春色月光一樣泊在肩頭,一條河裡隱藏了九章的苦吟。白艾與雄黃酒的幽香,汨羅江翻滾着浪花,一路向東流經六個省市的無數條江河,路經松花江繼續東行。江河水中的葦葉青青,像時光的刀片,輕輕削着浩蕩江水,有數不清的粽子流轉於鄉韻市井之中。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在這個有風的夏天裡,那些留在記憶里的故事,依然這樣的清晰,只是夢離我越來越遠,只是你的影子漸去漸無。望着滔滔東去的江水,懺悔着千年的錯誤,它曾把一個美的夢想吞噬,留給人間一串嘆息與懷念,因而貯藏了一曲永遠的憂傷。那憂傷的主角是:一位人物,一條江河;一個村寨,一種文化;一縷記憶,一腔眷戀!
一粽嘗來千古事,百橈劃出四時情。端午節的午後,棕香在我的房間里飄逸,江中的龍舟不斷的在眼前浮出,雄黃酒的味道由遠飄來。今晚,我定會去松花江上放一盞河燈,許一份願望,寄一份相思,圓一個傳統而又現實的夢想。箬葉飄香,龍舟逐水。端午,我的思念被拉得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