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雨連綿之後艷陽高照的日子,好友騎車相約我一同前往欣賞念山梯田,我欣然應允,為更好欣賞念山梯田的美景,我們將車停至山腳,便一路步行而上。
政和念山對於曾在此跑過郵路的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念山其原名黃念山,是政和縣星溪鄉的一個山村,據說:唐乾符五年(878年),起義軍黃巢率部曾在這裡以此為根據地,修築防禦工事,紮營練兵,迎戰唐朝招討使張謹,為了紀念起義軍將領黃巢,後人將陳屯、厝角、後山仔、上園仔、北新、余屯、後門廠等7個村莊統稱為黃念山。居住在這裡的先人們充分引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將黃巢的防禦工事開溝引水,圍築造田。經過後人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人的耕耘,用他們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開墾並創造出了這連綿千丘、景色秀麗的念山梯田。從而體現着念山人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和諧相處的完美畫卷。念山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海拔300米的星溪河盤繞而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拾級而上,梯田最高處海拔1100米,垂直高度800米。綿延5公里,1600多畝。層層環繞的梯田,宛如一片波海,泛着粼粼波光,遠看如天落碧波,側看以天梯凌空,俯瞰似大地版圖,線條流暢交錯有致,在平淡中突顯柔和與清新,有如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交響曲,是那麼的溫馨與和諧,其景色頗為壯觀。念山梯田也因此被譽為福建最美的梯田之一。
十年前,作為鄉郵員的我雖隔三差五在此山上跑郵路,但念山大小梯田至於有多少丘,我真不知道,也許沒有人去詳細統計過,據村民說至少也有5000丘以上。念山梯田的單丘梯田也因小而更顯得“袖珍”。當地村民向我們這樣形容念山梯田:“青蛙一躍過三丘,一牛一躺佔一丘。”也就是說這裡的梯田,青蛙只要一個跳躍,就可躍過三丘田;而一頭牛隻要在一田中躺下,便佔了一丘田。可見這裡的田有多“小”,因而也被當地人“新潮”地稱為“袖珍”田,好奇的好友為了證實這一說法,便與我親臨梯田一躍,果真如此,毫無誇張。在綿延起伏的山坡中,數十、百級梯田依山形地勢盤繞而建,彎彎曲曲,層層疊疊,宛如一道道拾級而上直伸雲天的天梯。每當春天來臨,梯田中牛忙耕犁,人忙插秧,綠油油的秧苗隨之便覆蓋了整個梯田,而山中連綿起伏的竹海,雲霧繚繞的茶山,經連綿細雨洗滌之後,更突顯出一派勃勃的生機。秋收時節,梯田金黃稻穀飄香,一眼望去遍山黃金,好一派豐收念山的景象。秋收過後,清水源源不斷注入田中,在夕陽照耀下,藍天白雲倒映在梯田中,光波閃爍,色彩變幻,讓人彷彿置身在無邊無際的幻景中,不知哪是起點和哪是終點;有如騰雲駕霧的雲海,時隱時現地演幻着念山那如詩、如畫、如夢境般的世外桃源,讓人自我陶醉不已。
如果你一年四季都到念山來,你會發現細小而狹長,一丘連着一丘,一排接着一排,一山傍着一山,一坡靠着一坡.一級依着一級,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念山梯田,在晨曦里,在夕陽下,波光粼粼,似版畫,似丹青,梯田的四季景色也因季節變化而變化,各領季節景色風騷,春來水滿田疇,如層層銀帶,夏至佳禾吐翠,似道道綠波,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冬若遇雪,更有如白玉砌雲端,構成了念山一年四季幅幅美景。早年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念山梯田。直到上世紀90年代后,念山梯田這一人間美景才顯山露水,讓人領略其無限的魅力與風采,因此時常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匯聚念山。
念山,這個古樸、秀麗的地方。因山高水長,環境優美,梯田密集,線條流暢,從而充分展示出念山梯田一千多年歷史的自然美、形體美、文化美。相信你若身臨其境,不免也會發自內心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