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旺
漁池湖,是我的故鄉。
有人說,漁池湖和鄱陽湖是子母湖。這個說法很形象,因為,除了因為漁池湖地處鄱陽湖的東南角以外,在結構上也很像——————鄱陽湖周圍有八九個縣,其中有個縣叫鄱陽縣;漁池湖周圍也有幾個村委會,其中有個叫做漁池村委會。我從出生到離開家鄉一直是漁池人,以前叫漁池大隊,後來漁池大隊一分為二,我家仍然在漁池大隊,再後來叫做漁池村委會。我整個的小學階段都是在漁池學校讀的書。以前,常常聽老輩人說,在某個特別的天氣里,在漁池湖可以看見貌似廬山的海市蜃樓,不過我沒有親見過。
鄱陽湖和漁池湖,一大一小的兩個湖,從外形上看並不完全相同,鄱陽湖呈平面橄欖球狀,漁池湖基本是個圓形,至於這個圓像梨子、桃子或者蘋果,倒真難以判斷,畢竟社會現象比自然現象更複雜。
漁池湖,在六七十年前是一個真正的湖,湖區面積大概有一萬五千畝。那時候,馬寅初的控制人口輪被否定,中國的人口處於自然增長狀態。隨着人口的越來越多,周圍五六個生產大隊的人們提出圍湖造田,其實這個極其淺的湖用不着圍,只要用排水機將湖水提起來往鄱陽湖裡灌,一大塊天然、土地肥沃的良田就出現了。到小學畢業時,有一次我到石口公社去玩,才看見那幾根能將漁池湖的水徹底排乾淨的排水管——————每一根排水管竟然能同時鑽過幾頭水牛去,那是多麼大的排水量啊!這對於我這個農家孩子來說,算是開了眼界了。
我是個喜歡動筆而不太勤於勞動的的人,按照我的理解,這樣一塊天然良田是用不着開墾的,因為這些湖田既有適量湖水又有淤泥,按理說,只要將田埂圍起來,漁池湖就是一塊塊上好的稻田。可是,在七十年代,我這個只有十四五歲的少年竟然在老隊長———————我叔叔的帶領下,和大人們一樣揮汗開墾着這塊稻田,手上的老繭至今似乎還能觸摸到。
漁池湖的最中心,是縱橫交錯的溝渠。那些溝渠里,有着數以十幾種的魚類,那是我少年甚至是青年時期抓魚的天然戰場。據說,八十年代初期,一個當時任武漢市長的人物曾在漁池湖的溝渠里抓過魚,不過畢竟是傳說,我不太相信。
因為久在橫峰,對於漁池湖,也許有不少很有出息的人物為我所不知,我知道的人物有如下幾位:吳官正,湯大明,詹世友,何灝。如果說單純工資較高的人,我四叔的兒子李玉旺也許能算一個,畢竟,他開着出國的船,一個月拿着兩萬元呢。
至於創作文學很多的人,老家在漁池湖的人里,我能算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