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與幸福同行
鞠 勤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都說塞上有江南,江南卻不一定有塞上。漫漫絲綢之路上展現出一片山光水色的江南畫卷,張掖就是這幅美麗畫卷上最美的亮點。這裡有皚皚的雪山,寬廣的草原,富饒的綠洲、粗獷的沙漠、陽剛與陰柔並濟、細膩與豪放相擁。觸摸了張掖的人會由衷的感嘆:此景只應夢中見,哪想張掖現奇觀。
張掖更是一部需要細心品讀的人文大書,越來越多的人感受着張掖的魅力,用心在半城塔影半城蘆葦里,在三千弱水的意境里,在塞上江南的詩畫里去體驗,體驗着張掖城市發展的絲絲縷縷。
(一)
黑河將綿長的臂膀緊緊將張掖擁抱,用她無限的深情孕育着這片熱土新的希望,因此,張掖欣欣向榮且勃勃生機。任憑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飲,所以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感恩黑河,並親切地稱之為“母親河”。
曾經的荒山濯濯,如今留駐了太陽的目光,猶如西天點燃的雲彩,被冠以“丹霞”的美麗名字,煥發著張掖新的生機與活力。霞光、雪山,風景這邊獨好。群山座座,包含深情,蘊藏希望,透出果敢,吸引着南來北往的人們觀光,聚集。
濕地以她獨特的胸襟,容納了千里綠葦,囊括了葦盪歌行。鷗鳥翔集,錦鱗游泳之景,不僅僅出現在范仲淹的詩文中。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同樣為張掖濕地做着不同的註解。這裡,有雪山映日的艷麗景觀,有千里的的平疇沃野,有波光瀲灧的水域,更有金光燦燦的油菜飄香。
張掖依託獨特的地理資源變得多姿多彩,如今的張掖人也因此而活得自在,活得愜意,活得安適,彰顯了生活的本色,這何嘗不是張掖的本色呢?
(二)
有人說,西安有2000年的文化歷史,北京有1000年的文化歷史。那麼,從遙遠的灰山文化與四壩文化開始,張掖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它的文化精神早已逾越兩千年。
悠久的歷史,使張掖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人文薈萃,陶淵明、王維、岑參、元稹、杜牧等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吟詠張掖的詩詞。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這裡曾經演繹過黃帝巡守張掖,老子騎青牛出關、元始祖降生寺院、霍去病西征、張騫出使西域、法顯和尚西行、隋煬帝西巡、唐玄藏取經、馬可·波羅遊歷等歷史長河中數不勝數的軼聞趣事。這是一個讓人回味遐想的地方。張掖以其獨特的地方文化,傳承着城市的記憶,吸引着四方遊客。沉睡千年的西夏“天下第一卧佛”、神秘蒼桑的黑水古城、高聳入雲的隋代的木塔、莊嚴巍峨明代的鐘鼓樓、香火繁盛的明代西來寺、承載歷史記憶的明糧倉,清靜雅緻的清代道德觀等等,一處古迹就是一個傳奇,一處古迹就是一個大文化。這些寶貴的古建築為張掖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光輝。
站在今天的張掖可以仰望歷史,夢回漢唐。如今古城再現輝煌,佛塔返璞歸真,古建築得以保護,張掖城市的人文景觀成為張掖的金字招牌,強烈地顯示出了“張國臂掖,以通西域”這樣一坐歷史文化名城的濃郁文化底蘊,為打造宜居宜游的人居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
張掖,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大氣整潔的城市,功能完善的配套設施,深遂絢爛的文化底蘊,溫情美麗的濕地綠洲,粗獷大氣的丹霞沙漠……對張掖撫今追昔,我不禁感慨於歷史的滄桑與時光的飛逝,歲月的更迭與時代的進步之間的文化命脈。
張掖這座城市,含蓄而有張力,內斂而奔放。它從歷史深處走來,它又以豪邁的步伐走向未來,它的每一個轉身都讓人們有剎那間的驚喜。
如果說穿好、住好、吃好、玩好是人幸福的底線,那麼今天的張掖人是幸福的。張掖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為靈魂,,正在建設一座以宜居宜游為目標的現代之城、生態之城、和諧之城、魅力之城。
安居而樂業,樂業而繁榮,繁榮則興旺。從南面的馨宇麗都到了北面的北辰麗家,從東面的金安苑到西部的新樂小區,張掖的住房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並逐漸向外擴張延伸。如今,張掖的經濟水平提高了,人們吃有吃的、穿有穿的、玩有去處,何樂而及?
華燈初上,夜色朦朧,在廣場、街道寬闊處,健身、跳舞、唱歌者隨處可見,這是人們幸福生活的真實流露。當城市的喧囂剛剛平靜,夢幻中的張掖又變得燈火闌珊,滿城通透。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繁花盡相開放,廣場公園成了花的海洋,每一張笑臉上都洋溢出花一樣的幸福。
張掖因水而有了靈氣。水是張掖人的驕傲,掬一捧清徹的黑河水教你忘掉煩惱,喝一口透涼的黑河水讓你平添智慧。攬田園風光,游美麗城市。從遠古走來的張掖,正體驗着幸福,也創造着幸福,努力提升着自己的高度,煥發著青春的容光,展現着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