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們寫詩的老是傷秋?我只說自古文人傷秋景,回答模糊。今日高樓遠眺,見細雨蒙蒙,落葉蕭蕭,那種凄涼悲憫之情又油然而生。
??你看那細雨中,碧綠的小草慢慢變得枯黃僵硬,極目搜尋,荒野中再也沒有奼紫嫣紅,青黑的濃蔭已經稀疏,如老人頂上之發“渾欲不勝簪”。淡淡的綠意中透着嫩黃、中黃、焦黃、枯黃;最美的是將黃未黃的葉片,綠黃交際處的黃綠色彩,鮮而艷,那種美卻只能讓人產生“白髮暗侵”的凄涼。幾片紅葉努力想改變這漸已衰退的艷麗,搖曳的舞姿在寒風中顯得孤獨而凄切。幾朵黃菊在寒風冷雨中蕭瑟顫抖,微弱無力的吟唱傲霜的歌。最終齎志含恨,“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被風中”,傲骨嶙峋中,寫滿了凄慘壯烈。曾經累累碩果的枝頭已經空空蕩蕩,失落的枝條在迷濛冷雨中悸顫,或許是在回味過去的風光。來年又會果滿枝只是文人們強加給她的思想,正如失去兒女的父母,心中縈繞的只是失去的悲切,有幾個能有明年我還會生的激動?空蕩蕩的田野歸於寂靜,再不復昔日的喧囂,一如節日過後的父母的家,兒女們都摸摸嘴,撫着肚皮滿足的離去,只剩下白髮蒼蒼的老人看着杯盤狼藉的空闊而暗嘆凄楚。遠山也如卸了妝的美人,沒有了脂粉、服飾的打扮,便露出了滿臉歲月的風雨滄桑,顯得頹廢而無奈……
??是的,不能否認,秋也曾有奼紫嫣紅,也有菊蕊楓葉的裝點。可是,這種美總讓人欣慰不起來,因為這美總是隨着離去與失落,秋的每一縷美色都透着將不復存在的壯烈。誠然,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軌跡,往複循環。可人們欣賞美的同時,總會附上自己的觀點,看果實盈倉激動,看紫菊紅楓高興,看見枯草朽木便會油然而生悲愴閑情。
??而春呢?當第一點嫩芽努出時,人們就看到了希望;當第一片新葉展開時,人們便看到了生機;當第一瓣新紅吐香時,人們看到了燦爛。就是殘紅落去,人們也習慣的讚歎:將有累累碩果盈枝。總之,春的一切,給人的感覺就是豐茂與輝煌,“萬紫千紅總是春”啊!
??《詩經·小雅·出車》里說: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而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人們知道春要來的急切:“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知道秋要歸去的惋惜:“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人們在春天的舒展胸懷如:“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陽春白日風在香”“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更有韓愈《春雪》寫得更急“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而秋的詩句卻處處透着嘆息、無奈和淚水:說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說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抒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就是秋夢也是“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秋日聲色皆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秋景處處是“樹樹秋聲,山山寒色”、“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其實,四季變化,各循軌跡,春華秋實,各有所得。人們拾了先人的框框便不願意放棄,便非要予春以興旺,予秋以蒼涼。秋日自有其豐盈,秋色自有其風韻,各得其所,各取其樂,並不需要我們硬性的強加以思想、意識和悲歡。如于丹教授講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國王十分憂鬱,終日悶悶不樂。聽說只要穿上快樂者的襯衣便可以快樂無比,於是就命令大臣們苦苦尋找。幾經周折,大臣回來彙報,找到了快樂者,卻拿不來襯衣。國王不解,追問為何?大臣說那人終日幸福快樂,喜笑顏開,卻窮得連一件襯衣都沒有,整日光着膀子。由此可見,歡樂與憂愁只在人心,心態的不同,目光落處不同,看到的風景自然不同。一如看山:遊人看山,喜其危峻險奇;樵夫看山,愁其陡峭難攀。如此而已。共2頁,當前第1頁1
本散文作者:文俠
??就是同一個秋,因為詩人的觀點、心境不同,集於心、吟於口、落於紙的意境也不同。除上述悲秋憫晚之句,還有很多洋洋所得,美不勝收的秋景堪贊、堪嘆、堪以扼腕吟誦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季節不以人的心境變化而變化,人的心境卻總以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人間萬事萬物莫盡如此。客旅間常嘆鴻雁歸去人未歸,廝守時卻會贊鴻雁比翼共高飛;相聚時因花好月圓而幸福,孤困中時常悲殘紅落花隨逝水。一個人的文字只是說明了其當時的處境和心態而已。古今中外,文豪大家輩出,還沒有誰的文字能改變這個自然規律呢。
??2006/11/24
共2頁,當前第2頁2
本散文作者:文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