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山位於南平城北3公里的衍仙峽谷中,因峽谷上巍然屹立着一尊渾然天成的石佛而得名。它是閩北極其有吸引力的原始生態旅遊勝地,這裡山巒疊嶂、谷幽縱深、峭岩異岫、草綠林翠、澗泉叮咚、霞光迷人的無限風光,像刀縷一樣銘刻在我的心中。
踏入石佛山,躍入眼帘的是峽谷兩旁滿目蔥綠的芭蕉林,微風輕拂,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盪起層層的波浪。我伸出雙手觸摸碩大的蕉葉,柔柔滑滑的,滿手沾滿了溫暖的陽光。仰望天空,天靜得如無風的海面,沒有一片潔白如羽的飛雲,沒有一絲秋風起伏的痕迹。剎那間,那寬闊而平靜的藍,把人的心也放得極平展而寧靜。我停住了腳步,坐在谷邊一塊巨石上,貪婪地享受着陽光的愛撫,眯着眼,仰望着芭蕉,那晾曬的思緒也蒸騰飄緲起來。明朝工部尚書劉璋詩云“衍麓碧千仞,晴霞傍日光。天機文綿爛,好補舜衣裳。”此刻,心中的俗念、奢望、鬱悶、煩躁頓感消失。
“石佛山最具特色是什麼?”導遊小吳問。“摩崖石刻。”同行小陳隨口說出。“你們比賽一下,看誰最先找到。”“是這個嗎?”當我在古道兩旁尋找得眼花繚亂時,身後的老張就叫道。我急忙奔跑過去,只看清“達魯花赤”四個字。“這幅是元代摩崖石刻,內容十分簡單,但它保留下具有元朝特色的許多史實。‘達魯花赤’是蒙古語,漢語乃監臨官,總轄官之意。”導遊小吳邊摸着石刻邊講解。在石佛山,以陳宓的摩崖石刻最為著名。陳宓福建莆田人,宋嘉定十四年任南劍州知州,任職期間,多次來石佛山旅遊攬勝,留下好幾處摩崖石刻。他的石刻有二百多字, 由於歲月流逝,岩石風化剝蝕嚴重,許多字跡已無法辨認。在陳宓摩崖石刻的正對面,有一幅摩崖石刻只有二十餘字,系住持僧藝振所立,刻有陳宓等六人的姓名。在距陳宓摩岩石刻的不遠處,有一寺廟遺址,叫蓮花祥院。因門前有一巨石似的蓮花之炳,四面山峰如蓮花之瓣而得名。我想,在久遠的宋元時代,這裡香火肯定一度旺盛,善男信女、文人墨客接踵而至,往來於此。
兩條山澗匯合處有一座橋叫一步橋。左邊山澗是桫欏谷石佛區,右邊的山澗是通往情人谷瀑布區。在橋的不遠處的山澗邊矗立着一株桫欏,這個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桫欏,別稱樹蕨、蕨樹、水桫欏、刺桫欏、大貫眾、龍骨草和七葉樹,樹形如蕨,羽片矩圓形,小羽軸和主脈略呈泡狀鱗片,是蕨類王國的巨人。它是現今僅存的古老木本蕨類植物,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同行的學友們爭搶着與桫欏拍照,我站在那兒,是對幾億年前侏羅紀片片的幻想。這個閩北唯一的桫欏谷,森林資源豐富,物種種類繁多,銀杏、鍾萼木、傘花木、紅豆杉、閩鄂山茶、沉水樟、銀鍾樹、閩楠和楓荷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在這裡都能一一見到。
走近情人谷瀑布區,如入仙境,只見峽谷,流水清澈歡暢,危岩聳立嶙峋。瀑布隨山勢起伏疊宕,在亂石窩中左轉右轉,流經懸崖,便飛身翩然逝下,如玉柱、如白練、如銀簾。仙女瀑、回龍瀑、壽星瀑、仙子瀑、雙龍瀑、卧龍瀑、飛龍瀑七級瀑布群起匯跌宕,娟秀奇巧,千恣百態。瀑布之水或飛揚或傾瀉或靜淌或激揚,或飛珠濺玉,其聲或如彈琴,或如鼓瑟,或如虎嘯,或如雷鳴,情態各異,氣象萬千。崖水相連,崖水交映。崖以水倍添秀麗,水以崖而彌雄奇。雙龍瀑左右兩道瀑布飛流直下,勢如千軍萬馬,又如巨龍吐沫,湍急之水流衝到潭裡,激起沸騰的浪花,有如萬朵珠花迸發。觀賞峽谷中的瀑布群,它們顯示出來的一股雄壯宕偉的氣勢,奔騰衝激的力量,雲蒸霞蔚的氛圍。在氣象萬千的瀑布底下有着數不清的水潭,卻給人另一種感受,靜心潭隱於空山幽谷之中,望之讓人心靜神閑;仙子潭朦朧纏綿,引人思緒悠悠;仙女潭神奇嫵媚,平添幾分畫意詩情。
站在山中,你不知不覺地會把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化,任那飛揚的瀑絮縱橫浸洗胸中的塊壘。也許只有滿山的綠色和流水最能喚醒人們內心沉睡的意識,因為那是大地律動的脈博。聽一聽這來自土地深處的聲音,聽一聽這大自然動情的呼喚,也許能找回人們內心沉澱以久的真情。
本文作者:牧野青春